港汇告急 金管局32亿托市!20年前世纪大战历历在目!

近日港元汇率持续走软,刷新了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的最弱水平,最终触及香港金管局的7.85的干预底线。市场对此表示担忧,更衍生出各种...
来源:中国基金报 编辑:E001 2018-04-13 11:39:28 A+
 
\

近日港元汇率持续走软,刷新了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的最弱水平,最终触及香港金管局的7.85的干预底线。市场对此表示担忧,更衍生出各种“危机论”,甚至有人担心投资大鳄索罗斯1998年做空港元时的情景会再现。
 
今天清晨,金管局再度入市承接港元沽盘,买入24.42亿港元。至8点左右美元兑港元汇率报7.8498,无涨跌。
 
今天上午8时45分,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会见传媒表示,自昨日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以来,香港金管局共两次出手,合计买入32.58亿港元。这两项交易是根据联汇设计去做,银行间结余星期一交易交收时,相应缩减至1765亿港元。
 
他还称,银行间结余缩小,将慢慢提供基础给港元货币环境正常化。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非常充裕,利率正常化一直进行,银行间息率亦慢慢提升,加息过程会渐进。港元与人民币挂钩机会不大,条件仍未成熟。
 
他表示,金管局已经为应对资本外流做好准备,银行系统有充足的流动性,预计利率水平将渐进上升。
 
港元持续弱势,金管局多次入市
 
昨日12号晚间,港元触发7.85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入市承接港元沽盘,买入8.16亿港元,这是2005年金管局设立双边兑换保证以来首次。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说,港元未来有可能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有足够能力维持港元汇价稳定及应付资金大规模流动。
 
港汇在12日凌晨近5时左右跌至7.85兑1美元,创出近33年来的新低,其后在亚洲交易时段回暖,较早时报7.8497。根据香港联系汇率制度,7.8500是金管局能够接受的美元兑港元的下限价格。
 
在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以美元为锚确定价格。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05年开始将联系汇率的区间确定在7.75-7.85之间,当港元升值幅度涨破7.75下方时,香港当局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而当港元贬值幅度跌破7.85上方时,香港当局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事实上,从年初至今,港元兑美元一路贬值。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3月22日曾表示,美国利率上升后,(港汇)可能短期内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届时我们会买港元沽美元,货币基础会收缩,为港元利率正常化提供条件。
 
数据显示,今年1月,港元兑美元在7.81左右徘徊。而到4月12日,港元兑美元一度触及7.85关口。陈德霖3月22日曾表示,美国加息,美国利率及中国香港利率水平进一步扩阔,相信会提供更大诱因做套息交易。
 
业内分析指出,美国和中国香港之间利差的扩大是近期港元贬值的主要原因。2017年美国加息3次,今年3月22日,美联储再次加息,利率水平不断上升,而同期由于内地资金南下涌入中国香港金融市场,港元流动性充裕,导致美国和中国香港之间的利差水平扩大。
 
利差的扩大带来的是套利增加,“中国香港的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整体来说不发达,在美国加息、美元利率上升的过程中,原来投资于固定收益或者说是稳定回报的资金向美元转移,港元相应走弱。”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当美元走弱的时候,港元可能更弱。“从去年初到现在,非美元是上涨的,美元走弱。美元在走弱的时候,作为影子美元的港元会更弱,这也是一个历史事实。”
 
回顾1998年港汇保卫之战
 
1998年,面对国际投机资金的大规模沽空行动,香港政府打出多套组合拳,最终击退空头,成功保住香港金融市场。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整理了相关资料,一起来回顾1998年那场香港金融保卫战。
 
香港1997-1998年股灾背景
 
当时的东南亚国家,在外汇储备尚不充分的条件下过早地放开了资本项目管制,但同时仍然实行着固定汇率制。再者这些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缺陷。这给了索罗斯等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并开始押注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制。
 
在国际超级的攻击下,各国相继放弃固定汇率制。索罗斯有了成功经验后,开始将目标转向经济基本面更好的香港。
 
\

1997年10月第一次股灾:顾此失彼,稳住汇市但牺牲了股市
 
先来看看国际投机资金如何整体布局、意欲对港股发动攻击。
 
从1997年5月开始,以索罗斯为首的炒家们设计了一个连环计,即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作用,利用现货和期货两种工具,多方设下陷阱。整个狙击过程为一个三部曲。
 
第一部是预备期,炒家们低息借入港币,作为弹药,并在期货市场上抛出港币,同时沽空期指;第二部是造市期,一旦外围市场出现有利于炒家的机会,便大肆散布谣言,疯狂抛售港元,迫使港府“挟息”,造成恒生指数暴跌,甚至借货抛空股票;第三部是收获期,当恒生指数暴跌时,空头合约平仓,炒家们带钱离去。
再来看看香港当局如何应对。
 
根据张忆东的整理:
 
1997年10月22日,国际炒家开始对香港全线出击, 大举沽空港股和港汇。金管局在市场上抛售美元吸纳港元。同时,金管局推出加息措施,最优惠利率由8.75%提高到9.5%,隔夜拆息率由9%提升至300%。
 
上述这些措施稳定了汇率,但仍未能阻止股市大幅下跌。10月22日到10月28日,恒生指数下跌了3343.2点,跌幅达27%。港股市值累积损失达7000亿港元。

\
 
1998年8月第二次股灾:港府保卫战——真金白银打出猛烈组合拳
 
这次危机中,香港政府决定同时在股市与期市上出手应对,主动大举做多,并限制做空。主要应对措施为:
 
(1)香港金管局让香港特区政府用外汇基金买入港元,并且把买到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这样机构投机者从银行借走的港元,通过特区政府又存回银行, 在外汇市场上和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汇率和利率均保持稳定。
 
(2)在股市中,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在8月14日入市坐庄,大手买入恒指蓝筹成分股托市,13天内把恒指逐步推至接近8000 点水平,耗资达1000亿港元。
 
(3)在期市中,金管局大举买入8月期指, 同时卖出9月期指,拉开8月期指与9月期指之间的差距,使炒家转仓卖出9月期指的保证金成本加大。
 
(4)为响应港府号召,从8月24日起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回购股份。
 
(5)1998年8月31日,港府出台限制卖空等举措,以巩固成果:
 
限制放空港元,股票和期货交割期限由14天缩短为2天,使得放空头寸必须在2天内回补。
 
港府将增加银行体系流动资金,以减少受到冲击的机会。
 
降低期指的杠杆作用,将每张期货面额由5万港元/10000点拉高至12万港元/10000点;同时调降大量持仓申报限额,由500单位降为250单位,迫使炒家暴露身分。
股市引入限价放空制度,且期指空方不能主动售予买盘,只能被动地让买盘来入货。
 
将放宽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回购股票限制(当时限制为35%),且公司在购回股票后不用注销,可当作投资的头寸。
 
考虑仿效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作法,预订各类股票可放空数目的限制。加设空头未平仓合约资料申报机制,使空方现形。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