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浮亏时代将至:利润负增长 退出回报急剧下降

前两天,上海申城笼罩在一片茫茫大雪之中。这场赶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来的飘雪,刷屏了上海人的朋友圈,上海此次入冬几无悬念。让人越发“寒...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编辑:E001 2018-12-10 08:49:02 A+

前两天,上海申城笼罩在一片茫茫大雪之中。
 
这场赶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来的飘雪,刷屏了上海人的朋友圈,上海此次入冬几无悬念。让人越发“寒意”的不仅如此,回首2018年,对于投资界的很多企业家而言,更是“千回百转”“衷肠难诉”的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了,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了,企业负债压力大了……
 
一些人开始絮叨“冬天来了”。正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所言,现在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环境都和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相似。
 
\
 
据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创业投资行业虽然只有20多年历史,但几经起伏,现在却是行业环境相对较差的时候。“至少到2019年底,募资环境都将比较险恶,募资周期会显著延长,这一波资金寒冬才刚刚开始。”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的观点是:“这次资本寒冬,乐观一点讲是三到五年的周期,悲观一点讲可能是一个五到十年的周期,因此现在其实已经不是在穿越周期了,是适应周期。”
 
迄今为止,除了“行业寒冬”这个关键热词以外,不少业内人士还选择了“冲突”和“不确定”这两个词。
 
总体来说,市场确实处于一个焦虑,以及充满了冲突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下。
 
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苏阳在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的采访时表示,这种焦虑感,行业内普遍存在。他表示,行业在五年前,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清楚的。但近几年的情况,则变得“不确定”了。
 
“做VC的都想往大了做,做PE、做收购的又特别想做早期,LP和GP的区隔也越来越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有焦虑感,状态已经更‘乱’了。”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表示,2018年是创投行业变化极大的一年,也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大变局。对于他而言,虽然今年资本市场相对比较低迷,但相信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明年资本市场会有很好的机会。他也希望所有的机构都把价值投资贯彻到底,希望市场能够回归价值投资、理性投资。
 
当然,在当下这种比较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除了投资成绩以外,基金管理者失败的教训对于管理基金也非常重要。当众人都在讨论行业是不是要进入下半场时,IDG资本创始董事长熊晓鸽认为:中国还没有到下半场。“美国做风投只有50年的历史,美国进入了下半场,中国现在还是上半场。”
 
针对2018年国内的资本环境,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肖冰表示,去年IPO数量有400家,今年只有100家,降到了四分之一,对人民币基金而言这是一个很剧烈的变化。
 
相反的是,国外的IPO数量比去年有大幅的提高,所以每家的机构的感受可能不太一样。从募资来看,美元基金应该还在正常的增长,人民币基金却是断崖式的下降。
 
\
 
“中国人民币基金主要成长是在2010年以后,大概在2015年达到了一个高峰。”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的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提出,2015年最热的话题是“互联网金融”,而2018年互联网金融泡沫破灭。2017年最热的话题是“共享单车”,但2018下半年,能够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所以,2018年,可以说是中国VC/PE泡沫破碎的开始。
 
除此之外,在德同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邵俊看来,目前这个行业最大的挑战还是在募资环境。他指出,十年前做第一期人民币基金的时候有很大的挑战,募资难很正常。但到了现在,难度其实加大了。
 
2018年,不仅创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投资机构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如今“募资难”已经不单是个别VC/PE存在的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VC/PE市场的基金延续募集低潮,完成募集的基金在募资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幅下降。
 
关于对来,什么样的机构能够生存下来?是否对应那句:投资机构短期赚钱靠情绪、中期赚钱靠业绩、长期赚钱靠格局呢?业内人士也表示,百分之七、八十的投资机构在将一年之内因为募不到资而散伙。虽然科创版给创投又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大的趋势肯定是要调整,因为中国的投资机构数量泡沫太大了。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综合整理
整理自:投资界、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