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1月10日讯 最近,一家中国新三板挂牌公司董事长卷款跑路的消息令市场愕然并快速在财经圈传播。
金联集团旗下的新三板公司金瑞科技(股票代码:430585)在12月18日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仍未能与实际控制人兼财务总监、董事长吕尚简本人取得联系,且吕尚简可能带走公司大额现金资产约520万元,公司持续经营面临重大风险。”
金瑞科技还在股权质押公告上称,股东吕尚简向上海殷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个人借款1,000 万元,以其持有的有限售条件股份 8,484,750 股为该借款提供股权质押保证。也就是说,加上流动资金,吕尚简以个人名义动用了公司1520万左右的资金。
据中国媒体《澎湃新闻》报道, 2017年12月14日,苏州金联集团董事长吕尚简发了一条朋友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离开了但公司还在……”随即失去联系。
金联集团旗下的金联财富,主要业务为投资理财,其多个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吕尚简的出走,导致该公司面临瘫痪,600多名投资者、3亿左右资金陷入危机。
澎湃新闻称,苏州警方已对此立案。而金瑞科技1月4日发布的公告称,根据公司向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分局经济罪犯侦查大队沟通获取的最新信息,吕尚简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于近日被苏州市公安机关批捕归案,相关案件目前尚在侦查阶段。
事发之后,金联集团副总裁濮耀良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称,金联集团旗下的二十多个子公司,基本上都由吕尚简一个人控制。这二十多个子公司里,有苏州金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市吴中区金联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金联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金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还拥有金联国际、金瑞科技两家上市企业。吕尚简在多家子公司担任高管、股东、法人等要职。
澳华财经在线记者注意到,其中的金联国际(G-Link International Limited)是一家去年6月在澳洲上市的公司,挂牌交易所为“悉尼证券交易所”(SSX),股票代码为899,核心业务为精密模具产品设计和制造,并开展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分销业务。
2017年6月26日,中国多家主流财经媒体都刊载了“金联国际在澳洲上市”的新闻报道,其中吕尚简的发言也被多次引用:“金联国际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新动力。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一宝贵机遇,整合国内外资源,致力于注入更多新的优质资产,实现金联国际业绩的快速增长,让金联品牌尽早在澳洲落地生根,架起中澳企业共同发展的桥梁,并以优良的业绩和稳定的增长回报投资者,用成长性的股利带给股东稳定的预期。”
“苏州工业园区首家赴境外上市企业”、“江苏省首家赴澳洲上市企业”,金联国际赴澳上市的光环不言而喻。许多投资者将这一战略与“金联品牌进一步规范管理”、“加速海外业务布局”划上等号。
然而,光环的背后,究竟隐匿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暗影?
澳洲上市
金联国际从一家民营公司成为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澳洲上市公司”,原本应该是迎来一个不错的企业发展窗口期,无论是从公司治理提升亦或是海外市场拓展及知名度提高来看。
然而结果似乎并非如此。
澳洲的金融交易市场有多个,这里仅简略介绍与本文相关的三个。
澳洲主板证券交易所ASX(澳交所),是全球前十大交易所之一,有两千多家挂牌公司,每年交易量可达上万亿澳元。尽管是主板,但ASX的挂牌门槛并不高,上市时间通常为半年到一年。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NSX(国家证券交易所),该交易所的规模远远小于ASX,只有数百家挂牌公司。但NSX比ASX上市成本更低,门槛也更低,在NSX上市比ASX上市所用的时间要减少一半。有些企业甚至不需要融资,也可在交易所合规挂牌上市。
而金联国际挂牌的SSX悉尼证券交易所则是澳大利亚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相比之下,拥有比ASX和NSX更低的上市门槛。
那么金联国际的IPO费用是多少呢?
2017年7月份金联国际公布的季报中说:“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实际控制人吕尚简先生于2017年6月8日签署协议如下:
“1.吕尚简先生豁免了公司324万元人民币的债务。
“2.由吕尚简先生承担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发生的部分上市费用36.6万澳元。
“在报告期间,对这笔债务的免除和这些费用的承担不计入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的计算。”
而在金联国际9月份披露的半年报中,根据新采用的会计准则,“IPO成本”又重新回到了利润表上,为351,806澳元,约合人民币180万元。
目前两个上市费用数字之间的差异已不可考,假设是人民币180万元左右,以一般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来比较,确属成本低廉。但自挂牌成功至宣布摘牌,中间相隔不到六个月,个中缘由令人费解。
需要说明的是,与ASX和NSX一样,SSX也持有澳大利亚证劵及投资委员会(ASIC)颁发的证劵交易所牌照,是一家受ASIC监管的合法证券交易所,多年来致力于向成长性企业提供挂牌上市。
根据SSX官网的介绍,悉尼证券交易所的前身于1997年以免责市场开始运营,于2004年8月被授予交易牌照。2008年10月, 澳洲知名华人金融家王人庆收购了悉尼交易所的前身,将其更名为APX亚太证券交易所(Asia Pacific Stock Exchange)。
2015年10月,交易所开始采用现在的名字“悉尼证券交易所”(SSX)。
SSX 官网上说,“SSX关注澳大利亚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机遇,并提供区域性方案,在这方面SSX正处于一个有竞争优势的位置。”
SSX官网相关页面显示,目前该交易所已有5家挂牌公司。
其中代码为899的G-Link International Limited(金联国际)已停牌,向SSX申请于1月23日摘牌。而另外一家来自中国深圳的已挂牌公司中环运目前处于暂停交易的停牌状态。
摘牌玄机
澳华财经在线记者查阅了G-Link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公告发现,金联国际的摘牌公告发布时间是2017年12月13日,即吕尚简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失联预告”的前一天。
这份公告对摘牌原因做了解释,其中包括:
一, 公司SSX股票的低流动性。在过去12个月中,公司在SSX的股票交易很少。75%的股票仍由公司两大股东持有。
二, 自于SSX挂牌之日起,公司的财务状况下滑。
三, 摘牌不会对小股东的保护造成很大影响。
与在国内“一走了之”不同的是,在同一份公告中,公司对摘牌的后续事务做了安排。具体内容是,公司承诺回购所有于2017年12月20日登记在册的小股东持有的股票,共有250万股,按每股0.5澳元的价格,回购金额为125万澳元(约合人民币630万元)。而两大股东吕尚简和汪芸持有的股票则不参与回购。
在金联国际2017年7月31日发布的季报中,2017年第二季度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报告中说,“报告期间(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收入人民币281万元,去年同期经营收入人民币309万元,同比下降9%”,“报告期间(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经营利润人民币-30万元,去年同期经营利润人民币36万元,本期经营利润出现了人民币66万元的下滑”。
对于下滑的原因,公告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1.模具业务二季度完成的订单总量较少,较多订单的完工销售将在下半年完成。2.报告期间澳大利亚红酒业务运营未产生收入。3.公司本期管理及生产人员薪金支出有小幅增长,对经营利润产生了影响。
在2017年6月金联国际披露的财报中,2015年公司收入为224,843澳元,利润5027澳元,净资产9249澳元。2016年公司收入为258,511澳元,利润1364澳元,净资产5739澳元。
到了2017年9月,金联国际发布的半年报采用了澳洲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新会计准则,合并了金联国际所控股的下属公司的财务数据。这份财报显示, 2017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为1,564,556澳元,归于股东的利润合计为229,618澳元,净资产为1,843,852澳元。
即使按照最新的财报,金联国际去年上半年的利润只有20多万澳元,大股东吕尚简不惜以个人承担近一百万澳元的代价让公司走上了澳洲IPO之路,究竟为了什么?
也许是为了“澳洲上市”的光环,也许是为了规范公司的管理,也许是想探索海外扩张的出路……无论如何,他的梦想至少目前看起来依旧很遥远。
毫无疑问,海外上市,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而言,无疑可以视为一条借力海外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机会,然而,上市对于一家公司而言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决策, 上市前需做通盘考虑,同时要对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有足够的了解和心里准备。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许可授权,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