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咨询公司Macronitor的最新预测显示,受有房者住宅升级和投资性购房需求驱动,澳洲的房屋建设水平将从今年年底开启回升势头,到2027年新增房...
来源:《澳华财经在线》 编辑:E001 2024-06-27 08:36:26 A+

1.png

【财经要闻】

澳洲下一波房建热潮临近 换房者与投资客唱主角“租房社会”将成现实? 

咨询公司Macronitor的最新预测显示,受有房者住宅升级和投资性购房需求驱动,澳洲的房屋建设水平将从今年年底开启回升势头,到2027年新增房屋预计会达到约25万套/年的峰值。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道,Macromonitor经济学家表示,由于首次购房者负担能力受限,“我们预计(住房)投资的主要来源将会是转换型买家和投资客”。

规模庞大的“房东”群体

Macromonitor分析称,所谓的转换型购房者(小换大或大换小)的住房需求已恢复到前联盟党政府HomeBuilder激励金发放前的水平,并且他们更有可能购买独立住房,而非公寓。

另一方面,澳洲房产投资者群体的人数规模不容小觑。本网先前报道,澳税务局(ATO)本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22财年有230万澳人申报了租金收入,其中约71%的房东仅拥有一处投资房产(略高于160万),约19%(42.8万人)拥有两处房产,约6%(132338人)拥有三处房产,而约4%的房东(47633人)拥有四处房产,少数房东(19530人)拥有五处投资性房产,有大约类似数量(19977人)的房东拥有六处或六处以上房产。(延伸阅读:《230万澳人申报租金收入 近三成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对澳洲为数众多的换房者和投资客而言,购置房产是一项具有高确定性的财富增值手段。

本周三CoreLogic最新出炉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澳 94.3%的房产转手交易实现获利,创下14年以来最高水平,当季名义上的房产交易收益中值为26.5万澳元,而全澳房产销售获利总额高达到286亿澳元。

投资者还在涌向房市。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澳投资性购房者的新贷款增长了5.6%,为2021年11月以来最快的月度增长率。

澳洲迎新房增量高峰

尽管借贷成本和建筑成本不断飙升,许多开发商无法实施新项目,阻碍了新房的开发,但澳洲房屋长期短缺和租金上涨正在吸引资本流入,为新项目提供资金。

Macromonitor估计,受当前趋势驱动澳洲住房开工量(独立房屋占据更高比例)将从本财年预测的16.2万套大幅上升,并在未来三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具体而言,2025财年预计增长近12%,达到18.1万套,2026财年增长20%,达到21.7万套,2027年将进一步增长16%,达到25.1万套。

澳联邦内阁预期在截至2029年的五年内共将产生120万套新房需求。上述经济学家表示,预测中的住房建设量仍不足以满足该目标,但相信澳洲的总体住房建设能力将会有所回升。

可以看到,“当前周期的平均开工数正在逐渐上升,我们预计这种情况还会继续。”

房建2.png

Macromonitor对房屋数量的预测(图片来源:澳洲金融评论)

“租房者社会”或成现实

Macromonitor认为,随着年轻人和新移民被挤出住房市场,澳洲或迈入“租房者社会”。

该机构指出,澳洲的居住者需求(occupant demand)——满足特定地区居民住宿需求的住房数量,预计会从2017年至2021年的年均18.8万套,攀升至2023年至2026年的年均21.6万套。

而据“粗略”估计,2022年至2026年五期间,海外净移民的住房需求每年会达到13万-13.5万套住房,平均占到五年期间每年总需求的60%。

Macromonitor经济学家表示,居住者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大量移民的涌入,然而新移民可能很难进入住房市场。

“那么,未来还将是投资者来填补这一缺口。”


通胀示警 加息预期骤然高涨 RBA澳储行或于8月上调利率!

澳洲通胀加速上涨至六个月来最高水平,市场预测澳储行8月份加息的可能性超过三分之一,而经济学家告诫称,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过大。

澳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澳洲通胀年率从4月份的3.6%跃升至4%。受RBA可能再度加息的担忧影响,周二ASX200指数承压下跌0.7%。

面对高于预期的通胀结果,希望澳财长及各州财政部门控制支出的呼声再起。

AIG澳洲工业集团总裁Innes Willox告诫称,未来可能会出现多次加息,而“政府出手遏制通胀至关重要”。

Willox表示,近期出炉的政府预算在支出上缺少节制,推高了债务和赤字,尤其是在州一级,这对对抗通货膨胀毫无帮助。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澳储行8月6日的议息会议将有关键动作;德意志银行和瑞银(UBS)目前都预计,理事会将在下次会议上将现金利率从4.35%上调至4.6%。

市场加息预期也在抬升,目前对8月份现金利率上调至4.6%的可能性预测为36%(周二时仅为13%),9月加息的可能性预测达到54%。

核复兴引燃铀矿股 Bannerman揭晓巨额定增 聘三大券商协力募资

伴随投资者兴趣急剧回升,铀矿行业重磅交易一笔接一笔。

继帕拉丁能源周一盘后发布并购计划(《帕拉丁能源发起15亿澳元跨国并购 铀价暴涨引发行业整合》),市值5.5亿澳元的铀矿公司Bannerman Energy (ASX股票代码:BMN)于周三高调启动目标为7600万澳元的股票配售方案。

由于有待披露募资详情,BMN澳交所股票申请停牌,最新价3.58澳元。

三大券商协力推进募资

据《澳洲金融评论》,市场消息显示,基金经理们收到的发行定价为每股3.30澳元,比上一收盘价低7.8%,比五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低10.6%。Bannerman委托了3家券商:摩根大通、Jett Capital和Euroz Hartleys全力推进此次募资。

与帕拉丁类似,Bannerman在过去12个月里涨幅可观,股价已然翻倍(+125%)。该公司财务状况尚佳,截至3月31日的现金头寸为3170万澳元且无债务,此次所募资金将用于推进旗舰资产纳米比亚Etango项目。

Etango项目被BMN定义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铀矿开发资产之一,已通过环保审批并于去年12月获得了采矿许可证,目标是到2027年投产。按照BMN规划,Etango-8号目标矿区初始矿山寿命为15年,八氧化三铀年产量为350万磅,投产前预估资本支出为3.53亿美元(5.316亿澳元)。

“核复兴”激发铀矿投资需求

伴随铀价持续飙高,铀矿无疑再次回到资本市场聚光灯下。

另一澳交所铀矿公司Boss Energy(ASX股票代码:BOE)去年12月成功募资2亿澳元。而同在纳米比亚进行铀开发的帕拉丁能源Paladin Energy(ASX股票代码:PDN)本周刚刚抛出收购提案,欲以11.4亿加元(15亿澳元)吞并多伦多上市的Fission Uranium。

俄乌冲突爆发后为寻求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同时出于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并推进电网脱碳化进程等目的,不少国家对核能的兴趣重燃,铀矿资产前景大幅改善。

去年9月市场供应危机爆发后,公用事业企业纷纷寻求锁定长期合同,导致铀矿现货价在1月份创下16年新高。

在澳洲,反对党领袖Peter Dutton正在推动到2050年五个州建造七座核电站的目标,希望以此为下届选举造势。

摩根士丹利的另一分析发现,为满足2050年之前全球“核复兴”产生的需求,可能需要1.5万亿美元投资来建设新的全球核能力。

西澳诺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荣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受聘深圳大学讲席教授

6月25日本周二,来自澳大利亚的诺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接受聘书,正式成为深圳大学讲席教授。

西1.png

6月25日,巴里·马歇尔正式受聘成为深圳大学讲席教授。聘任仪式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图片来源: 深圳大学网站

巴里·马歇尔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现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西澳大利亚澳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2005年与科研伙伴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功将澳大利亚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降至15%以下。

马歇尔教授2011年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7年设立河南省及郑州市幽门螺杆菌与医学微生态院士工作站。2020年获批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项目。2022年入选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庆祝中澳建交50周年《五十年五十个故事》文集。

2024年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提名马歇尔教授为2023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候选人。 

巴里·马歇尔教授表示他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深圳大学的一员并对未来的科教工作和社会服务充满期待,深圳作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和科技前沿的城市之一,为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卓越的环境,未来他将继续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项目的科研工作,并致力于中澳科技人文交流、胃癌防治研究和医疗产业发展等工作。

西2.jpg

巴里·马歇尔教授获奖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外。 图片来源:西澳大利亚大学

此前一天,巴里·马歇尔教授刚刚获颁“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一中国科学界高奖项之一,以表彰他为促进中澳科技合作所做的卓越贡献。他也由此成为继2015 年西澳大学兼职教授弗朗哥·皮拉诺 (Franco Pirajno) 之后西澳州第二位、澳大利亚第五位获得该奖的杰出科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中国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5个奖项中唯一一项授予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的奖项,以表彰其在科研上的成就和国际合作中的贡献。

该奖项设立于1994年,每年授奖对象不超过10个,1995年正式授奖至今,共有146位外国专家、3个国际组织和1个外国组织获奖。

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叠加美元走强    铜价延续跌势

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疲软以及美元走强,周三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一度下跌 0.3%至每吨 9,540 美元,显示铜价的跌势仍在持续。

5 月份,铜价飙升至每吨 11,000 美元以上,创历史新高,但随后回落,到目前为止已下跌14%。第一大消费国中国疲软的市场状况给看涨的投资者带来打击,即使市场出现了需求复苏的初步迹象,但铜价仍在继续下跌。

美元走强也给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带来压力。周三,彭博美元现货指数升至 11 月以来的最高点,但随后涨幅有所收窄。

澳洲股市股息回报率和总回报率排行榜揭晓 保险提供商Helia和矿商Red 5分别拔得头筹

根据澳洲金融科技公司Sharesight发布的数据,2024财年迄今为止,抵押贷款保险提供商Helia、矿商New Hope和基金管理公司Magellan是股息回报率最高的三家ASX200成分股公司,而矿商Red 5、医疗成像公司Pro Medicus和科技公司Life360则在总回报率方面位居前三位。

该公司发言人Prashant Mohan表示,公司从资本增长和股息回报的角度考察了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21日期间澳洲股市上市公司的表现。与海外股市相比,澳交所上市公司派息能力突出。

下图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21日澳洲股市股息回报率Top-20排行榜:

澳洲股2.png

下图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21日澳洲股市总回报率Top-20排行榜:

澳洲股3.png

(图表来源:Sharesight)

澳旅游业收入反弹 中国游客回升缓慢远未及疫情前水平

澳大利亚旅游研究所(Tourism Research Australia)最新数据显示,赴澳国际游客数量总体接近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游客消费支出呈上升势头,平均消费金额较2019年增长25%。

澳旅游和贸易部长Don Farrell表示,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相比,外国游客在澳的消费支出、旅行和住宿情况得到总体改善,“这对澳大利亚旅游业企业及数十万人从业者而言,是个好消息”。

数据显示,国际游客平均入住夜数从2019年的32晚增加到今年一季度的37晚,总计入住夜数达8750万晚,相当于疫情前水平的105%。

国际游客在澳支出达到疫情前水平的99%,为澳洲经济注入102亿澳元;出行次数达到疫情前水平的89%,且高于上一季度的81%。

澳旅游2.png

(图片来源:Tourism Research Australia)

从来源地看,中国游客在一季度在澳支出金额为72亿澳元,其次是美国和新西兰,消费额为21亿澳元,英国为20亿澳元,印度游客为15亿澳元。

除中国游客外,其他四国游客支出均已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数据显示,中国游客赴澳旅行次数为681000 次,仅为2019年同期的51%,在澳消费金额为2019年同期的73%。

目前澳洲旅游业复苏水平仍远低于欧洲和美国,根据联合国旅游业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欧洲和美国的游客到达数已分别反弹至疫情前94%和90%。

Farrell表示:“新西兰、中国、美国、英国和印度目前是澳洲前五大国际旅游市场,我们正在努力鼓励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赴澳旅游。”

铀价创2024年新低   澳洲股市铀矿股近期大幅回落

隔夜市场铀价跌至每磅83.50美元,创2024年最低水平。此前,许多经纪公司和投行看涨铀价,引发投资者跟风,但市场的现实让投资者感到失望。

由于铀价下跌,澳洲股市铀矿股已经经历了一个月的回调,跌幅巨大,其中Paladin Energy、 Boss Energy和Deep Yellow一个月的跌幅都接近20%。

周四早盘11点左右,Paladin上涨0.01澳元至12.41澳元,涨幅0.08%。Boss Energy上涨1.14%至3.985澳元。Deep Yellow攀升0.56%至1.338澳元。从年度涨幅来看,这三只股票均出现巨大涨幅,其中Deep Yellow的年涨幅高达83.22%。

【澳股】

Cleo启动卵巢癌术前血测产品美国FDA申请进程

Cleo Diagnostics(ASX股票代码:COV)顺利启动卵巢癌检测术前分诊测试产品在美上市申请进程,公司于近日与美国FDA举行首次提交前会议,介绍其卵巢癌检测血液测试临床计划,获得监管方“极为积极”的反馈。

Cleo总裁Richard Allman表示,基于最新进展公司有望加速提交FDA申请。Cleo拟将通过FDA的510(k)应用途径,证明其产品与对比器械“实质等效”,而及早与监管方开展互动对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公告,Cleo已在美国和澳洲成功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批准,以确保临床试验合规性。目前公司正着手签订试验场地合同,为招募患者做准备。

周三BSX澳交所股价报0.3澳元,成交量26万股。过去一年该股上扬50%。

Kuniko挪威项目钻探确认高品位矿化   矿产资源量有望扩大

专注北欧电池材料勘探的Kuniko Ltd (ASX:KNI)周四发布公告称,其位于挪威南部的Ertelien镍铜钴项目再获进展。该项目KNI_ER006号钻孔的化验结果显示343.3米的浸染状硫化物矿化,包括高品位块状/半块状矿化区域。公告还表示:

· Ertelien 镍-铜-钴项目的 8 个钻孔、3794米的金刚石钻探计划已经完成,该计划旨在扩大此前2,300万吨的矿产资源量评估 (MRE)。

· 第一个钻孔KNI_ER006的化验结果显示,截获的矿化物表明了 MRE中包含的三个矿化区域。

· 重点化验结果包括:

- 井下404.5米处15.2米0.83% NiEq高品位矿化,井下 473.2 米处 2.4 米1.04% NiEq高品位矿化 。

- 在高品位截面内,铜和金的品位分别最高达到 3.95% Cu和 2.33 g/t Au。

- 大面积的浸染状硫化物矿化,从114.8米处开始,显示出 343.3 米的矿化带,平均品位为0.20% NiEq。

·  Ertelien 的矿化类型与世界級的 Voisey's Bay 镍铜矿床相似。此外,钻探已经发现了五个导体地层。这些因素增强了进一步发现高品位矿藏的巨大潜力。

·  随着全面钻探计划、历史岩芯材料取样和地球物理勘测的完成,Kuniko 将继续快速推进 Ertelien项目的开发。

·  公司的目标是扩大已知资源量,并在2024年第三季度末更新MRE。

·  即将开展的实地工作的重点是,对地球物理导体进行实况调查,并评估Ringerike 的区域潜力。

首席执行官 Antony Beckmand 表示:“Ertelien 钻探项目的初步化验结果令人鼓舞。这些高品位的交汇点和大面积的浸染状硫化物区彰显了 Ertelien 项目的巨大潜力。公司的战略是,在近期更新 2,300 万吨的MRE时扩大已知资源量,最新的化验结果与公司的战略一致。”

2K2.png

图 1:KNI_ER006 号钻孔的横截面图,显示了已公布的品位截面及其所在位置与现有 MRE 线框的关系。

王春生代总领事就李强总理访澳接受《澳洲新报》专访

6月26日,王春生代总领事就李强总理访澳接受《澳洲新报》专访。全文如下:

问题一:能否总结一下李强总理此次访澳的意义和成果?

答:应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邀请,李强总理于6月15日至18日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时隔7年再次访澳,适逢习近平主席成功对澳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访澳期间,李强总理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共同发表了联合成果声明,重申坚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巩固中澳关系改善发展势头,一致同意保持各层级交往,深化经贸合作,加强多边协作,增进人文交流,发展成熟、稳定、建设性的双边关系。两国总理还共同见证了双方签署教育与研究、气候变化、战略经济对话、自贸协定实施、文化交流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为双方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澳方对此访高度重视,阿尔巴尼斯总理两度撰文积极评价澳中关系和李强总理此访,强调访问重大意义及对华合作重要性,认为高层对话对澳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至关重要,澳中关系已经恢复并重获生机,双方在贸易、教育、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供应链等重要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可以使两国和两国人民获益良多。澳反对党领袖达顿表示,支持澳中关系发展,乐见中国发展繁荣并将中国视为伙伴。外长黄英贤表示,李强总理此访是双边关系朝着积极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回顾10年来中澳关系发展,虽然经历过波折,但互利仍然是本质,合作仍然是主流,共赢仍然是成果。互利共赢既是中澳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中澳关系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当前形势下,中国与新州合作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愿同新州方面一道努力,落实两国总理会晤重要成果,为打造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贡献。

问题二:关于此次李强总理访澳宣布的免签和新的签证安排,有无具体细节透露?

答:此次李强总理访澳的一大成果,就是中方宣布将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澳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的,可免签入境。欢迎更多澳民众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行,领略中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亲身感受真实的中国。

此外,根据中国和澳大利亚关于互为对方商务、旅游、探亲人员颁发五年多次签证的安排,中澳两国自6月21日起互为对方国家符合条件的商务、旅游、探亲人员颁发有效期最长为5年、可多次入境、每次停留不超过90日的签证。

除了实行上述签证便利化政策,中方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便利外籍人员在华旅游和生活。中方愿同澳方一道努力,继续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问题三:悉尼是中国游客的热门选择,随着新签证政策的推出,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和中国城市间有无进一步的推广和合作计划,有无推出一些人员往来交流安排?

答:中国曾是澳入境游客人员和消费额最大的客源国。2019年,中国赴澳游客达140万人次。截至今年3月,中国赴澳游客数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的一半以上。悉尼是中国游客赴澳旅游的第一大目的城市,到访澳大利亚的游客中一半以上选择悉尼作为旅游目的地。相信随着新签证政策推出,悉尼与中国之间的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

悉尼与中国各个省市之间的地方交往非常密切,仅今年上半年就有上海、北京、张家界等多个城市的代表团来悉尼访问交流并进行文化旅游推介。悉尼、布莱克敦等市代表团也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国与新州已建立了近50对友好省州、市镇关系,双方在友城关系框架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总领馆积极鼓励中国各省市与新州市镇互访交流,支持双方结好、开展城市推介等,并愿为此提供必要协助。

问题四:关于中澳间航班安排,悉尼和中国城市间有无更多直航航线安排?

答:中澳两国路途遥远,航空运输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多年来,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航空公司开设运营多条航线,在中澳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便捷高效的空中走廊,为两国人民往来提供便利。目前,中国和悉尼之间航班数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悉尼机场也重现了疫情前紧张繁忙的景象。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中明确表示,欢迎两国直航航班数量增加,带动更多学生、游客、商务人士互访。两国近期也为便利人员往来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我相信,这些举措都将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中澳两国客、货运航空企业,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恢复或开通中澳航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把中澳之间的空中走廊建设得更加便捷高效、舒适安全。

问题五:新南威尔士州特别是悉尼是中国留学生重要目的地,能否介绍在新州的中国留学生情况?

答:长期以来,中国与新州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且深入的互动与合作。据统计,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新州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截至2024年3月,在新州各类教育机构中注册的中国留学人员人数约为7.9万人,约占在澳国际学生总数的28%,其中约有6.2万人在公立大学或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就读。中国在澳留学生规模现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新州教育资源丰富,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汇聚了全球领先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赴澳学习的中国学生的首选目的地。根据澳联邦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在澳就读的18万中国留学人员中约44%的学生选择了新州。

访澳期间,李强总理与澳阿尔巴尼斯总理见证签署了关于教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强调要拓展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以扩大中澳之间人员往来规模。相信随着中澳关系进一步改善发展,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将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问题六:新能源合作是李强总理访问的一个重要议题,现在有无推动两国新能源企业合作的一些举措和安排?

答:李强总理访澳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就包括重启中澳双边气候变化和能源对话、年内在澳举办第八次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等。这凸显了两国政府对新能源合作的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全球绿色产能严重不足。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4500万辆,是2023年销量的3倍多。光伏新增装机需求量理论上还要再增长10倍。为应对气候变化、中澳政府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两国企业加大在太阳能、风能、氢能、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中澳绿色发展战略一致,开展合作有坚实基础。中国新能源产业是可以填补世界“绿色缺口”的先进产能。据测算,中国未来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的市场增量规模每年可达10万亿元。

近年来,中澳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彰显了中澳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产品在澳市场上受到欢迎,不仅为澳民众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也为澳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作出了贡献。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也极大带动了澳矿产出口。澳2022至2023财年锂矿出口额达210亿澳元,其中98%销往中国。正如李强总理在参观天齐锂业奎纳纳氢氧化锂公司所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有技术积累,澳大利亚在锂等关键矿产方面有丰富资源,双方可以发挥互补优势、挖掘各自潜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打造有竞争力的新能源领域产业链供应链。

中澳经济优势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两国新能源产业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中方期待同澳政府、企业等各界一道努力,进一步深化拓展有关领域合作,为双方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不断贡献新的力量。(文章来源:中国驻悉尼总领馆)

澳大利亚诺奖得主受聘深圳大学讲席教授

6月25日,来自澳大利亚的诺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接受聘书,正式成为深圳大学讲席教授。

巴里·马歇尔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现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西澳大利亚澳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2005年与科研伙伴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功将澳大利亚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降至15%以下。

此前一天,巴里·马歇尔教授刚刚获颁“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一中国科学界高奖项之一,以表彰他为促进中澳科技合作所做的卓越贡献。

大众拟投总额50亿美元与Ri­v­i­an建立合资平台 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和软件 

据格隆汇网站消息,曾有“特斯拉杀手”之称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RI­VN.US)美股盘前暴涨超42%,报16.99美元。

消息面上,Ri­v­i­an与大众宣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的计划,大众在Ri­v­i­an的初始投资为10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再投资40亿美元。

作为交换,大众将获得这家初创公司的技术,用于自己的电动汽车,并与Ri­v­i­an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和软件。

在宣布这一消息后的电话会议上,Ri­v­i­an首席执行官RJ Sc­a­r­i­n­ge表示,大众的支持将有助于Ri­v­i­an推进在佐治亚州建设新工厂的计划。(来源:格隆汇)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04%,纳指涨0.49%,标普500指数涨0.16%,热门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近5%,亚马逊涨近4%,亚马逊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苹果涨2%。综合货运与物流、汽车制造涨幅居前,Rivian涨超23%,联邦快递涨超15%,Lucid涨4%,联合包裹涨超2%。太阳能、机场与航空服务、食品板块走低,通用磨坊跌超4%,Beyond Meat、卡夫亨氏跌超1%。(文章来源:财联社)

欧股主要指数收盘普跌

欧股主要指数收盘普跌,德国DAX30指数跌0.07%,英国富时100指跌0.27%,法国CAC40指数跌0.69%。(文章来源:财联社)

亚马逊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 AI狂潮与降息预期助推涨势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股价盘中大涨逾4%,使其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谷歌A在4月份突破这一大关,而英伟达、微软和苹果的市值目前均超过3万亿美元。据悉,亚马逊正计划对其亏损十年之久的语音助手Alexa服务进行重大改造,将AI聊天机器人纳入其中,这将是Alexa自2014年推出以来的首次重大改革。此外,亚马逊还投资了AI初创公司Anthropic和机器人公司Figure,希望在生成式AI领域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Morningstar Investment Service分析师Dan Romanoff认为,过去六到九个月亚马逊股票表现良好的部分原因与它在2022年底被超卖有关。(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莫德纳RSV疫苗有效性急剧下降 股价大跌逾10%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疫苗制造商莫德纳(Moderna)股价重挫逾11%,因该公司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有效性急剧下降,远不及竞争对手辉瑞和葛兰素史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接种莫德纳RSV疫苗mRESVIA之后,一年多后对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性为50%。(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哈佛研究揭秘:美国公共充电桩损坏率高企 已成电气化过渡难题

当地时间周三(6月26日),哈佛商学院研究员奥马尔·阿森西奥(Omar Asensio)发布了一项学术研究,称美国电动汽车车主使用公共充电桩成功充电的概率不到五分之四。(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Freightos:跨太平洋航运需求预计在8月触顶 运费或继续攀升

航运平台Freightos发布的周报显示,从亚洲到北美西海岸和欧洲北部的运费价格升至约7000美元/FEU,比1月和2月触及的2024年高点高出40%—50%。亚洲至东海岸的运费超过8000美元/FEU,较2月高出20%。随着跨太平洋需求预计将在8月份达到峰值,运费可能会继续攀升,北美和欧洲7月份将宣布上调额外附加费和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这可能会将一些航线的运费水平推高至约1万美元/FEU。(文章来源:财联社)

(部分资料来源:澳洲金融评论 澳大利亚人报 RBA)

【小编贴士:】手机端阅读时,点击文章页面左上Logo即可返回首页阅读。祝读者朋友天天健康、开心!工作投资顺利。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标注为原创的文章保留全部著作权限,任何形式转载请标注出处,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