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落后?NO!云南用70年时间“刷新”世界的固有认知!

70年前,云南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而今,公路成网、高铁通行,信息畅达、日新月异。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云南新闻网 编辑:E001 2019-10-10 22:56:25 A+

70年前
云南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而今
公路成网、高铁通行
信息畅达、日新月异
 
但是
世界上仍有不少人
对云南的高速发展
还不甚了解
 
\
 
近日
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等16个国家的24家海外华文媒体
来到云南
走进昆明、普洱、西双版纳
深入了解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民族
等方面的发展
亲身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边疆地区的发展与变化
 
\
 
他们将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
把七彩云南呈现于世界
将诗画云岭展现给世人
 
昆明
 
10月7日晚,“2019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在昆明启动。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6国的24家海外华文媒体人,看到了夜色中繁华的春城后,纷纷感叹昆明的发展迅速。
 
\
 
70年来,昆明从西南边陲小城逐步发展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生的变化翻天覆地。
 
从1988年,昆明引进云南省第一家合资涉外高星级酒店——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昆明金龙饭店开始,到2019年8月,总投资达120亿元人民币的昆明恒隆广场开业;从第一家外资超市沃尔玛开业,到可口可乐、屈臣氏、汇丰银行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70年来,昆明对外招大引强的吸引力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昆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昆明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
 
从凭票消费到通过电商平台“买卖全球”,昆明的社会商业网点在1978年之前只有1557个,2018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72.1万户。在流通上,8条国际公路运输班线车流如织;中欧班列、中越班列、中亚班列等国际货运班列稳定运行;中东全货机航线实现“零”的突破。在对外贸易上,从1991年到2012年,昆明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3274倍。
 
\
 
30多年前的斗南,只是昆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如今每天有上万人次在斗南国际花卉中心内进行交易,数量庞大的鲜切花从这里始发,运往中国各地以及日本、越南、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斗南目前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花卉交易市场。
 
70年来,昆明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昆明这座活力无限、商机无限的城市,正带着开放、包容、时尚、现代的气息,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普洱
 
金秋十月,位于太阳河国家公园,每平方厘米负氧离子达18000-24000个,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内,山花遍野、古树峥嵘、苍藤缠绕……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来到云南普洱,在原产地品味普洱茶、咖啡的浓香,欣赏亚热带雨林美景和众多国家级保护植物……
 
\
 
普洱市,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
 
\
 
提及普洱
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印象
就是普洱茶
 
除此之外
近年来
普洱打造、擦亮了
一块块金字招牌
让更多人了解
普洱,远不止于普洱茶
↓↓↓
 
一抹绿。普洱是全球北回归线上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洲,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试验示范区。普洱森林覆盖率高达7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12倍多。
 
\
 
一片叶。普洱因茶而名、因茶而荣、因茶而兴。境内有120万亩野生古茶树林和1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2013年,普洱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截至2019年4月24日,普洱市有机茶认证企业达到95家,认证证书达到101张,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一粒豆。普洱是全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集散地,全国95%的咖啡产于云南,60%产于普洱,被农业部选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全国首个获批的咖啡类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
 
一条道。历史上,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从普洱市宁洱县起源,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成为了一条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明的国际大通道。
 
\
 
一座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矗立在宁洱县民族团结园内,是“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把它称为“人类民族史上的唯一丰碑”。
 
新中国成立初期,普洱的经济发展基础极为薄弱,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为贫困。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952年,普洱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23元。2018年,普洱市实现生产总值662.5亿元,人均GDP达到2.5万元。
 
1951年前,普洱没有公路、铁路和机场,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目前,全市规划建设高速公路14条,到2020年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将超1000公里。此外,普洱还致力于打通信息高速路,完成“中国普洱云”一期工程,建成并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和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互联网+”正成为普洱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
 
普洱市区位独特、优势明显。过去,普洱市空有资源,没有产业和交通基础,与周边国家始终停留在初级的物资交流。近年来,普洱市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先后建成国家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1个,其中孟连口岸进出口货值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现在,普洱市也是全球北回归线上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洲,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绿色试验示范区。普洱不但是普洱茶的故乡,还被称为“中国咖啡之都”。
 
\
 
9日,“2019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活动走进普洱市。海外华文媒体探访了地震后涅槃重生的茶马古道旧驿站那柯里,在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听到了鲜为人知的故事,走进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与长臂猿、小熊猫等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此外,他们还在普洱市深入了解了普洱茶、咖啡等产业的发展情况……他们纷纷表示,普洱“刷新”了他们原本的固有印象。
 
\
 
“以前只听说过普洱茶,不知道‘普洱’还是一个美丽城市的名字,走进普洱市后发现,这是一个与普洱茶一样魅力十足的城市。”美国《新世界时报》董事长倪涛如是说。
 
\
 
“普洱茶在全世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日本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龙丽华说,这次来到普洱茶的故乡,体味了普洱茶和茶文化后,她认为,“普洱茶是上天赐给普洱市人民的礼物,希望当地继续发展壮大普洱茶产业,帮助普洱市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
 
瑞士《欧亚时报》社长朱爱莲不久前受邀参加了国庆观礼,她为祖籍国的繁荣富强、团结奋进而感到高兴自豪。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朱爱莲对记者说,“70年来,普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使普洱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中国天然氧吧。”
 
西双版纳
 
10月10日
“2019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
最后一站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海外华文媒体深入基诺族村寨
与中国“第56个民族”亲密接触
大家还造访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
感受热带雨林送上的“惊喜”
 
\
 
面对远方而来的客人
西双版纳也拿出了漂亮成绩单
充分展示了70年来
取得的巨大进步
↓↓↓
 
富裕
 
70年来,西双版纳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从1949年的1394万元跃升至2018年的417.8亿元,人均GDP从148元攀升至35286元。
 
\

解放前,西双版纳可以说是人迹罕至之地,如今,美丽的西双版纳是全国的旅游胜地。2018年,西双版纳州接待国内外游客4043.4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达671.1亿元。
 
上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开始发展橡胶产业,时至今日,已成为全国橡胶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州市。其橡胶种植面积达453万亩、干胶产量30.2万吨。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西双版纳普洱茶“名重于天下”的盛誉更隆。茶园面积131万亩、干毛茶产量5万吨,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美丽
 
自然资源富集的西双版纳,光热水土条件优越,素有“动植物王国”和“生物基因库”美称,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2017年,西双版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2018年,西双版纳荣获“中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目前,自然保护区面积增至62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89%,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居全国第一位。
 
\
 
开放
 
2018年,西双版纳州进出口贸易总额27亿美元,年均增长22%。目前,经西双版纳出境的昆明至曼谷国际公路已全线贯通,玉磨铁路和中老铁路预计2021年底建成通车,并与建设中的中泰铁路相连。西双版纳机场已成为省内航线最多的州市机场,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可常年营运300吨的货轮。
 
幸福
 
70年来,西双版纳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3年的434元增加到2018年的2932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2元增加到13079元。
 
\
 
此外,基诺族是中国的“第56个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自治乡。解放前,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解放后,经过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今年4月,共2万多人的基诺族宣告“整族脱贫”。
 
和云南深入接触的几天
大家都收获满满
他们既为云南的发展而欣喜
也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的完整保存
用力打call
↓↓↓
瑞士《欧亚时报》社长朱爱莲:“之前觉得少数民族文化很神秘,实地看了以后才了解。我觉得云南做得很好的地方在于少数民族在发展的同时把丰富的民族文化保存了下来。”
 
尼日利亚《西非华声报》董事长倪孟晓:“我是第一次来。我一直对云南有好感,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觉得很有魅力。”
 
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龙丽华:“第一次来云南。十多年前来过,这次来觉得变化很大。当时觉得少数民族的普通话都不太好,现在都说得很好了,整体上十分开放和包容。云南虽然是个边疆省份,但是云南人民眼界很开阔。以后有机会还要来。”
 
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蒙令华:“整个云南来看,少数民族团结工作做得很好。比如今天的活动,这里46个村寨都通路,地区发展得还不错。我觉得边疆人民更加爱中国,感情更加纯朴。”
 
云南早已从发展的末梢
走到了开放的前沿
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云南
走一走
看一看
了解真实的云南!
 
(来源:中国新闻网、云南网上新闻发布厅、云南日报、云南网等)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