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

《资本之王》讲述一个传奇般的财富金字塔构筑的故事:黑石从仅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施瓦兹...
来源:当当网 编辑:Alice 2012-06-06 18:20:04 A+

\
 

编辑推荐
  一个财富金字塔构筑的故事:黑石从仅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施瓦兹曼3.98亿美元的年薪和6.84亿美元的黑石IPO所得,究竟从何而来?

  一段创造者与掠夺者的风雨传奇:看清私募股权公司与生俱来的双重面孔,他们究竟是在猎食那些被收购的公司还是助其发展、共同增值?

  一场私募股权业并购的饕餮盛宴:黑石及其同行不仅在全球掀起并购浪潮,而且在华尔街向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金融巨头发起挑战。黑石仅仅控制着51家公司、雇佣了50万人,然而却有17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

  凯里和莫里斯是两位资深的私募股权记者,他们在书中描述了黑石集团所参与过的每一笔交易,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司共同创始人、雷曼元老彼得?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挨家挨户上门筹资的1985年。本书不仅仅是个人传记,它还为读者对私募股权业进行一番全面彻底的检视,作者在书中奉上的是一堂百科全书式的收购案例大课。

作者简介
  戴维·凯里
  曾为《财富》《机构投资者》《广告周刊》等美国知名杂志撰稿人、《公司金融》杂志编辑,有20多年私募业及并购业报道经验,现为《生意》杂志(The deal)资深作家。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文学硕士。
  
    约翰·莫里斯
  曾为《美国律师》杂志编辑兼撰稿人、《生意》杂志纽约及伦敦分社助理编辑,有多年私募业报道经验及法律方面的工作经验,现为《道琼斯投资银行家》杂志编辑。
  哈佛大学法理学博士。

目录
主要人物一览表
译者序 全球PE行业的象征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文版序 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
第1章   一场自我加冕的盛典
第2章   “这会是一个金矿”
第3章   德崇时代


媒体评论
  赵令欢,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弘毅投资总裁
  在全球金融市场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被寄予厚望。如何把握中国私募投资的发展方向,读者更为需要的不是一套空洞的说教,而是具有可操作、能直观感受的样本和参照。本书对黑石的投资运作经验的刻画,值得投资者参考借鉴。黑石集团的起起落落,荣辱兴衰,直接折射出美国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实体经济所起的推动作用,值得读者参考。

  缪建民,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关于黑石及私募股权投资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但如果读者的了解仅限于此,对黑石或私募股权投资的理解则可能难免陷入片面。巴曙松研究员主持翻译的这本书,并不是教科书,而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使得读者有更大的空间揣度其中的参考价值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个广受关注的行业的运行规律。

  万放,中国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
  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正在迎来一轮快速成长的时期,如何促使这个充满生机的行业健康发展,如何能够在可能到来的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而不是被大浪淘沙,市场的参与者需要一个参照系。巴曙松研究员主持翻译的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参照系,促使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可以在阅读之余冷静思考,把握这个行业的真正趋势。
  史蒂夫·福布斯,福布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美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是其高水平的创新能力,而私募公司正是这一理论的最好例证。在书中,两位作者以敏锐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黑石集团和私募公司的一切。

试读
   就像是一部未完待续的剧本,2010年,私募行业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行业目前现状已有所改善,但前景不够明朗。

  时隔一年,并购业务依旧顽强地发展着。在我们刚刚完成《资本之王》的出版时,并购生意兵败如山倒,并且许多业内在05~07年发起的大手笔生意都是江河直下。但也就是从那之后,市场开始强力反弹,超低的贷款利率以及复苏的经济及时扭转了并购界的颓势。在十年大额交易的中期报告中,绝大部分交易都是处于净盈利状态。新的收购生意开始酝酿。黑石集团的股价也从2009年2月的3.55美元反弹到2011年初的20美元。

  这一年间,我们跟踪黑石和杠杆收购的几个主题也愈发明朗。而且,业内的精英集团也不断多元化私募投资行业,同时业内企业公开上市的步伐也在加速。此次的经济危机改变,甚至重塑了行业的发展模型。

  这本书讲述了黑石集团以及整个私募行业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的故事。这两个主题对中国的读者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自从2007年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购买黑石集团10%的股权以来,黑石集团就与中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除了投资黑石集团(管理多家投资基金的母公司)外,中投公司还大量投资于黑石集团管理的投资基金,因此,中国人民可以间接地享有黑石集团及其投资的成功收益。

  除了黑石集团之外,私募股权在过去的30年内不断收购、重组企业,为企业提供资本,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最近几年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力更大。正如本书最后一章中所解释的,私募行业可以看作一个替代资本市场,为需要资本或者想要出售资产的企业提供类似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的功能。

  私募股权还可以看作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时,比如价值被市场低估或者需要进行重大变革时,公司所有权的临时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子公司自身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私募股权通过履行这些功能,同时巧妙地利用市场,在贷款利率较低时借款,在公司价值低估时收购,为其投资者和创始人比如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取得了神话般的利润。事实上,施瓦茨曼的财富在2007年他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奢华的生日宴会后变得众所周知,当时正是市场的顶峰。这次生日宴会也正是本书的起点。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