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日前,在接受澳大利亚国内媒体的采访中,中国北京大学某知名学者称:“赴澳投资的中国高管们希望澳大利亚政府更加关注企业的资历,而非带着有色眼镜盯住企业的国别不放。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称,澳大利亚国内对中国公司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从一开始严苛的公众监督包括是否属于中国国有企业,他们的动机如何等到如今已经有所缓和,这与两国之间关系日渐密切日渐成熟是分不开的。
过去六周间,查道炯教授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澳大利亚罗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 ),他同时也是该研究所力拓中国关系研究成员之一,他的研究主要围绕“澳大利亚对中企在澳投资现状的认知”。
他表示,最近中国对澳投资上升引发了澳国内的关注,这是一个正常现象。笼罩在中国企业对澳投资方面的不实言论和毫无根据的夸张报道最终会烟消云散。因为未来澳大利亚将不可避免的超越当前贸易主导下的澳中关系,随着澳中关系日益增强,双方的误解最终会大幅让步于理性和理解。
去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发布了亚洲世界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政府称将增强与亚洲伙伴间的关系并积极吸引中国企业赴澳投资。
然而,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在澳投资“折戟”的案例频频上演,最受瞩目的是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干预中铝对力拓集团的投资计划,该事件发生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一度跌至低点。最近吉拉德政府阻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竞标澳全国宽带网络建设也引发了关于中企赴澳投资方面的另一个热点。相比之下,中国山东如意集团对澳大利亚库比农场的收购虽然最终被澳相关部门放行,但也遭受到澳国内反对派的强烈抗议。
与此相对的是,澳国内的交易中介商迫切希望引进中国资本,尤其是希望更多中国资本进入澳农地领域,充分释放澳大利亚成为亚洲中产阶级主要食物供应商的潜力。除农业领域外,中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资源和地产部门同样有着浓厚兴趣。
但如今,伴随着澳国内矿业部门投资见顶的不断逼近,中资大规模入驻澳大利亚的机会已经有所降低。当前中企对澳投资的新闻头条已更多被双方投资者之间的负面信息所替代,例如中信泰富和中国中冶在澳磁铁矿项目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中资收购桑托斯资源和 Discovery Metals也麻烦不断。此外,最新媒体渲染的中国有组织的“黑客”机构也令中国公司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不管怎样,中国投资者对澳政府的吸引中资的诚意已经降到了“不知所措”的境地,中资在澳投资所受到的不公待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就澳政府应如何看待中资遇到的不公的提问时,查教授称,澳大利亚政府更加应该深刻自省,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已经适应当前的各种不公后,这种自省尤为重要。他对此做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我非常想去你家,你让我脱下鞋子,于是我把鞋子脱下来。
消除不公待遇 中资入澳需成熟澳中关系支撑
中国对澳投资上升引发澳国内的关注属于正常现象。笼罩在中国企业对澳投资方面的不实言论和毫无根据的夸张报道最终会烟消云散。未来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