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国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整力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澳洲各界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不乏猜测,进而对澳中未来合作的方向也产生了疑问。因此,澳洲亚洲协会、澳洲中国商会和澳新银行8月1日晚为中国驻澳大使陈育明举行的离任招待会,吸引了本地工商界的不少重要人士前来。他们期望了解如何进一步拓展与中国的合作。“三年来,从悉尼到珀斯,从霍巴特到达尔文,我在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大陆上听到最多的是‘共赢’,感受最强烈的是‘潜力’,被问到最频繁的问题是‘合作’。很多中国朋友告诉我,虽然北京到悉尼的航班要飞行12个小时,但依然感觉澳洲近在咫尺,我深有同感。今后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应该如何建设战略伙伴关系,如何努力缔造‘中澳共同发展’”。
陈育明当晚在演讲中提出的问题,也是中澳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过去几年,受益于中国对澳洲矿产资源的巨额需求,澳洲经济不仅躲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连续实现3%以上的高增长。中澳关系也随之大踏步发展:领导人定期会晤、贸易额不断增长、货币实现直兑、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今年4月份,中澳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但是,去年以来,随着中国需求的放缓,澳洲矿业景气趋于结束。澳洲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是什么?中国是否还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一变化,又将如何影响中澳关系?陈育明指出,中澳已经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它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新航标”,它说明中澳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两国利益紧密融合,战略合作货真价实。陈育明说:“尽管探索之路并不平坦,但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无疑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双方应不为差异所困,不为外部干扰所惑,走出一条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国家间友好合作的新路。”
为此,陈育明提出,以互信、互利、互通、互鉴促进中澳合作。他说,“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中澳应从战略视角把对方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同时,随着中澳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方已经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格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会经历阵痛,但将为中澳经贸与投资奠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他还呼吁更多的澳洲留学生、游客去中国,促进中澳人员往来。陈育明最后指出,中国欢迎澳洲在地区事务中发展积极作用:“我们在《亚洲世纪的澳洲》白皮书中听到了澳洲的声音。中国愿帮助澳洲抓住亚洲发展机遇,希望澳洲在亚太国家互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需要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亚太。”(文章原创: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