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电动重卡行业观察之二
【导读】
在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下,澳股二级市场近期震荡加剧。除黄金板块及因中国出口限制带动的稀土与稀有金属概念股相对活跃外,整体市场热点相对匮乏——新的叙事与新兴方向,正是当前市场亟需的“增量想象力”。
Janus Electric,一家专注于将传统柴油牵引车改装为电动重卡的澳洲技术公司,凭借“4分钟换电”模式,正在冲刺澳交所上市,或将成为“电动重卡概念第一股”。
公司通过借壳 ReNu Energy Limited (ASX:RNE) 上市已进入实质阶段:停牌前ReNu股价为0.001澳元,已完成200:1的缩股重整,新股发行价格为0.20澳元,目标募资800万至1000万澳元。按照发行后总股本计算,上市后公司估值预计将在2250万至2450万澳元之间。
该公司上周发布公告并预计称,新股发行于5月中旬完成,RNE将于5月23日恢复交易,届时更名为 Janus Electric(ASX代码:JNS)。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家致力于重塑澳洲重卡运输产业结构的本土先锋企业,并通过技术破局、商业化落地与资本运作等维度,全面扫描这位新能源时代的“行业颠覆者”。
(图片来源:Janus Electric官网)
2023年起澳洲卡车行业对于新能源车型的需求出现井喷苗头。
该年澳大利亚重型车辆新车销售创下历史新高:全国共交付47,757辆重中轻型卡车和货车。
然而,这并不是该年唯一打破的销售记录,卡车行业委员会的T-Mark销售数据显示,2023年全澳共售出367辆低排放和零排放卡车。
乍一看,考虑到卡车市场整体规模,这似乎是一个相当温和的数字,但这367辆较前一年却增长近四倍——2022年仅售出99辆低排放或零排放卡车。
这是任何其他卡车细分市场或车辆类型都没有看到的显著同比增长。
此外,这些售出的低排放和零排放卡车中约有90%还是在没有政府(联邦或州)财政援助的情况下完成的,需求喷涌势头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已售出的低排放或零排放卡车中仅有1%是重卡,并且全部是一体式载货车(rigid)——没有一辆是作为长距离重型货运主力的半挂式牵引车(prime mover)。
(延伸阅读:《4分钟换装式充电颠覆来袭!澳洲重卡运输电动化黎明破晓前 明星投资者集结站位 Janus Electric借壳上市搅动风云 (专题上:行业篇)》)
与新车销售的凋敝相比 Janus的市场突破显得颇为令人瞩目
也在2023年,澳洲本土EV行业科技新星、目前计划通过反向收购登陆澳交所的Jannus Electric完成其首个牵引车“油改电”商业化订单,客户是总部位于南澳甘比尔山有30年历史的老牌伐木承包商Fennell Forestry。
不久,Jannus收到澳大利亚水泥公司(Cement Australia)订单,完成对一辆澳产Kenworth T410卡车的改造,使其成为第一台完全由澳洲制造的电动牵引车;随后澳大利亚水泥公司维州分部向其进一步下单改造六台T403牵引车……
过去两时间里Janus陆续完成23辆柴油车的电动化改造,客户分布于矿业、林业、商品、建筑、废物管理和普通货运等多个领域;目前在手合同订单总计超过140份,大多数客户需要排队等待。
据Fennell Forestry估计,一辆柴油驱动的原木运输车转换为电池发电系统后,每年可减少超过500吨的碳排放。
照此粗略估算,这意味着经过Janus改造的23辆卡车每年累计将减排近11,500吨。
Janus为伐木集团Fennell Forestry提供改装服务(图片来源:https://innovatek.co.nz)
Janus经验证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为牵引车行业的脱碳努力提供了一种独特有效的解决方案。
半挂牵引车被视为交通运输脱碳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Climateworks Centre在一项专题研报中指出,铰接式卡车(articulated truck),即半挂牵引车主要用于大型、重型和长途货运,对续航里程和高功率有很高要求,考虑到技术难度,“这类卡车预计会成为最后一批完全向零排放过渡的公路货运车辆”。
Climateworks指出,除了技术挑战,还需要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和道路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劳动力培训等问题,这意味着向零排放卡车的过渡将需要大量的支持、行业努力和投资。
事实上,美国早前在其《通胀削减法案》上承诺投入10亿美元,用于零排放卡车取代重型柴油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发展和工人培训。
但在澳洲,绝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都是小企业(车主司机及雇佣人数不到20人的企业),这意味着在没有重大行业协调努力和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由行业主导的快速转型。
以上现实难题,在Janus五年发展历程中随着该公司电池技术和商业模式日臻成熟,重卡行业的痛点正在被触及且并被赋予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Janus Electric官网)
成立之初,Janus创始人,在卡车行业有数十年职业经验的Alexander Forsyth将目光投向一个全新赛道:半挂牵引车的电动化翻新与改装。
Forsyth来自一个在澳洲卡车运输行业有50多年深厚根基的家族,对道路运输和车队运营商面临的独特挑战有着内在理解。他先后担任FH Transport运营经理、Sea Cargo物流公司董事总经理,回归掌舵家族企业Forsyth Transport,随后又只身转向燃料供应领域,成为澳大利亚网络燃料公司总经理,专门负责为昆州的车队供应柴油。
基于长期行业背景和丰富知识专长,Forsyth能够深刻理解物流运输的需求特点,和车队运营的复杂性,这对于制定有效的运输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2019年9月Forsyth在创始伙伴的支持下,汇聚澳洲顶尖工程师团队,开始专攻为柴油重卡植入“电动心脏”的创新技术。
贴合牵引车原厂制造模块化的特点,Janus在柴油车的电动系统改造设计上同样采取模块化思路,围绕电池换装陆续推出4个产品模块:
——JSB侧装锂电池:4分钟内完成拆卸与替换,极致减少卡车停运时间(downtime);
——JCM专利转换模块:适用各大制造商的所有牵引车品牌,实现电池发电系统对传统柴油发动机的无缝替代;
——JCCS充电换电站:JSB专用站点,配备电池换装叉车和认证服务,满足电池快速替换与储能需求;
——Janus Ecosystem专利软件:实时跟踪和监控卡车、电池和充电站,确保车辆具有最佳性能和安全性,为车队运营商提供详细的能耗和车辆健康分析。
(图片来源:Janus Electric官网)
性能PK: 长续航与超高载重 完胜固电卡车
一辆柴油半挂牵引车,通过JCM转换模块,经历三周的拆装翻新,换上JSB电池及发动机系统,便可拥有一颗崭新的“电动心脏”。
这颗“电动心脏”所释放的澎湃动力,即使与领先的固定电池卡车相比毫不逊色。
Janus招股书信息显示,与主流OEM 电动卡车制造商相比,搭载JSB电池的车辆续航里程达到400-600公里,仅次于特斯拉、Scania和Windrose(见下方图表)。
不同的是,所有品牌当中Janus是唯一一家技术服务商,并且其电驱动技术专门面向载重量最高的卡车级别:8类卡车,即半挂式牵引车。
据招股书披露,经道路行驶验证,Jannus电动牵引车在长距离高吨位载重情形下的表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早在2022年,Janus与OZ Minerals(BHP必和必拓子公司)以及运输巨头Qube Holdings达成协议,为采矿业开发电动公路列车,用于将材料从矿坑运输到港口,经其改装的牵引车是在西澳州运行的世界上最重的电动汽车。
同年底Janus开发出的JCM540转换模块将可改装的卡车容量提高到700HP,并在此后成功交付世界上最重的公路电动汽车,总装容量高达215吨。
除了续航与载重的硬实力,Janus的“4分钟电池换装式充电”技术,在卡车运输运营商中产生极大的价值引力。
在货运行业,充电时长=停运时间(downtime),长时间停车充电会缩短车辆上路行驶时间,影响车队运营效率和经济收益,这使得快速更换电池的替代式充电解决方案成为更优选择。
以Janus换电池方式(swappable),一辆卡车达到满电状态的“充电”时间仅4分钟,相比之下,需要驻车插电的固电卡车充满电普遍需要1小时至3.3小时。
Janus电动车性能与主要OEM制造商对比(图片来源:Janus Prospectus)
价值PK:展现优越性价比 行程越远越省钱
卡车货运是资本投入较高的行业,运营商对车辆成本会予以特别关注。
由于澳洲电动牵引车市场存在显著空白,参考海外行业数据:在美国加州2024年电动牵引车平均售价约合43万美元,折合约70万澳元,是同类型柴油车售价的两倍多。
现阶段除了产品供应稀少——截止2025年3月仅沃尔沃开始在澳销售固电牵引车——高昂的价格无疑也让诸多中小运营商望而却步。
一辆柴油牵引车在14年寿命期内本身会进行两到三次发动机重建,即行驶约100万公里后通常需要置换一台新的柴油发动机,平均置换成本13.5万澳元。
经Jannus改造的电动牵引车,一次性投入成本平均约为17.5万澳元,远远低于固电卡车,略高于柴油发动机置换成本。
但在日常行驶成本上,与传统柴油发动机相比,Janus在扣除能源、电池租赁和软件订阅费用后每公里可为客户节省约0.20澳元,按年能够节省多达16%的总运行成本。
基于已改装车辆数据测算,相比柴油发动机重建的投入,运营商可在8个月内收回因电动改装而产生的额外投资成本。
Janus电动改装与柴油发动机置换对比(图片来源:Janus Prospectus)
商业模式聚焦:全周期服务与年金式收入流
性能好,停工少,回本快且越用越省,凭借创新技术和基于客户价值的电动解决方案,Janus形成了鲜明的竞争优势。
Janus电动解决方案所呈现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已在包括澳大利亚水泥公司、Qube Bulk在内的主要客户成功案例中得到证明。
招股书披露这样一组数字:
截至2024年1月,Janus成功完成23辆卡车的电动改装,累计执行2240次电池更换,Janus生态系统中的车辆行驶里程接近319,310公里,使用电力625,332kWh。
过去一年Janus业务持续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2月,公司与国内十多家大型车队运营企业签订总计142份具有约束力的车辆改装和Janus生态系统使用协议。
Janus整体业务主要围绕卡车改装、电池技术和能源管理服务,在由“可再生能源电场--电网--Janus换电充电站--车队运输运营商--电池所有者和电池租赁方--卡车经销商网络”构成的Janus生态系统内展开。
随着越来越多卡车运输行业客户融入这一生态系统,公司业务模式的可扩展性与收入可持续性将得到加强和凸显。
Janus生态系统(图片来源:Janus Prospectus)
Janus业务模式的核心是将柴油卡车改装为电动汽车,配备快速JSB可更换电池,这些电池在JCCS站点充电,能源来自于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来源。
整个流程旨在帮助车队实现经济高效且不间断的卡车运营,Janus则通过电池租赁、软件订阅和能源使用获取经常性收入流。该模型还包括能源套利机会,使Janus能够交易电力并向电网提供频率控制辅助服务。
Janus商业模式(图片来源:Janus Prospectus)
Janus商业模式下,通过卡车转换和持续的转换后服务预计将产生“年金式”(annuity-style)持续稳定的收入流。
招股书显示,Janus的收入来源包括:
1.一次性车辆改装费
2.按天收取的电池租赁费
3.按所耗电量收取的使用费
4.电池换装和充电所产生的电费
5.每换一次电池的电池更换与认证费
6.Janus生态系统软件订阅费
根据已服务车辆的实际可获数据测算,单台卡车产生的转换费与年度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7.5万澳元和16.4万澳元。
100台卡车的对应收入分别达到1750万澳元和1640万澳元,而当转换量达到上千台规模时,Janus的转换费与年度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75亿澳元与1.64亿澳元。
可扩展的业务模式,意味着Janus未来能够有机会在车辆整个使用寿命内为车队提供可持续的车辆性能监测与运营效率优化解决方案,进而搭建起“年金式”收入渠道进而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
Janus收入预测(图片来源:Janus Prospectus)
竞争壁垒高耸 第一行动者优势显著
澳洲重型运输电动汽车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特斯拉、Kenworth、Peterbilt、Freightliner、沃尔沃、Scania、Nikola、Windrose和比亚迪,然而这些OEM制造商全部专注于固定电池解决方案,且目前除沃尔沃之外,暂无任何一家涉足牵引车领域。
相比海外市场,澳洲零排放牵引车市场艰难缓慢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限制因素。
卡车工业委员会首席执行官Tony McMullan表示,牵引车新能源车型销售空白可能表明市场上可供使用的产品有限。
车身尺寸的限制性规定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澳洲的最大车辆宽度限制为2.5米,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为2.55米,即2.6米。“窄”卡车宽度规定成为新型低排放和零排放重型卡车入澳的一个重大障碍,因为这些卡车仅为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宽”规定而设计。
“澳大利亚占全球卡车销量的不到1%,因此我们无法为如此有限的卡车销量规定独特的卡车设计”,McMullan表示。
轴重限制是影响海外低排放或零排放卡车进入澳洲市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为抵消电池、氢气罐等部件的额外重量,欧洲允许零排放与低排放卡车的车轴质量可至多增加2000公斤,但澳洲政府目前还没有明确提供类似的优惠,这意味着电动卡车的额外重量必须由车队运营商自己承担,即减少卡车的有效载荷。
当前市场真空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一定程度上为作为初创公司的Janus加速开辟EV牵引车市场提供重要缓冲。
竞争对手缺位的情况下,作为澳洲——据行业信息反馈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为牵引车提供可更换电池解决方案的公司,Janus凭借已经投入使用的成熟的、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在可持续重型运输领域拥有明确且牢固的领先地位。
这一开创性地位使Janus能够引领行业标准,贴合并把握车队运营商不断变化的需求,特别是在长途运输等高需求领域。
对于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竞争者,根据招股书,Janus将持续受益于以下进入壁垒,进而持续巩固其在电动卡车转换和电池交换市场的“第一行动者”优势。
(a) 专有技术和基础设施:Janus的专利电池交换技术和不断扩大的Janus充电和更换站网络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和技术专长,为新进入者创造出很高的成本门槛。
(b) 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和先发优势:与主要车队运营商、监管机构和行业利益相关者建立的关系提供难以复刻的竞争优势,巩固了Janus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c) 卡车改装知识专长:Janus在将柴油卡车转换为电动卡车方面拥有成熟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工艺过程,需要深厚的行业知识、工程能力和运营效率作为支撑,新进入者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
(d) 供应链和可扩展性相关挑战:竞争对手将面临巨大的研发成本、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在一个已经树立性能和运营效率标准的行业内建立信任度和可靠形象的挑战。
Janus悉尼工厂一角(图片来源:Janus Prospectus)
Janus Electric:电动重卡概念上市第一股
Janus Electric Limited (Janus) 将于2025年庆祝其运营的第五年,在五年的里程碑处,Janus决定向前迈出一大步,将通过澳交所上市公司ReNu Energy Limited (ASX股票代码:RNE) 完成借壳和反向收购,于近期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次Janus Electric Limited (Janus)借壳上市,计划发行4000万-5000万新股(每股发行价0.20澳元)初始募资800至1000万澳元,由Bell Porter和PAC Partners担任联席券商。
所募资金将用于提升产能,履行积压在手的订单,大幅加快生态平台建设和业务网络扩张速度,以释放增长潜能,把握未来机遇。
点击此处【下载招股书Janus Prospectus】了解更多详情。
据招股书,到2030年澳洲公路货运行业预计将产生2200万吨二氧化碳,相比2005年增加600万吨,面对巨大减排压力,卡车行业的EV转型迫在眉睫。
根据现有趋势,行业预测到2030年电动卡车可能占澳大利亚新卡车销量的30%,目标是到2040年达到100%。
采用2023年重型汽车新车销量4.8万台保守估算,到2030年澳洲公路网络中行驶的电动卡车数量将从不足400辆“暴涨”,达到至少1.4万辆。
面对膨胀中的市场需求,凭借已经投入使用的成熟、可扩展的电动车辆技术和不断加强的电池供应链优势,作为第一行动者的Janus,将在未来给股东投资者、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上下游供应产业链和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惊喜,令人倍感期待。
启动招股以来,Janus身后的“明星投资者”们受到市场持续关注,他们或紧密持有Janus股份,或即将出任上市公司董事,展现出对这家EV行业新秀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
明星选股手David Paradice,Paradice投资管理公司的掌舵者,是Janus五年前成立时的基石投资者,决定参与此轮融资。
他在近期的媒体报道中表示,大型卡车电动化的经济意义不可否认,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选择电动汽车。
即将担任Janus董事总经理的前花旗集团澳大利亚银行家Ian Campbell表示,澳大利亚道路上有8万辆车龄不到15年的牵引车,这些将是Janus的主要目标市场。
“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足以产生颠覆者事件。”
曾支持初创企业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Bubs Australia(ASX: BUB)成功上市并实现业绩与市值巨大增长的资深专业投资者Dennis Lin及Bubs创始人兼前CEO Kristy Carr将参与Janus的未来发展进程。
Dennis Lin与Kristy Carr联合创立了面向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脱碳化领域的战略咨询公司TAKE Global,两人也是Janus的早期支持者。
Dennis Lin将为未来新成立的董事会提供战略指导。Lin表示:“我代表拟议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非常高兴能够为另一家由创始人领导的企业提供支持。”
在成功完成资本化上市后,Janus将专注于规模化扩张。Kristy Carr认为由Alexander Forsyth引领的“创始人模式”将在此过程中赋予Janus持续强劲的前进动力。
有关Janus招股与上市进展,本网将持续跟踪,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点击此处【下载招股书Janus Prospectus】了解更多详情。
延伸阅读:
《关税战或导致波音蒙受巨额损失 中国商飞积极拓展市场 媒体称澳航等不排除未来购买中国飞机选项》
《ANZ澳新银行预测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高达四成 美股短线波动收窄》
《联邦大选拉开帷幕 工党、自由党纷纷推出楼市新政 争夺“首置族”选票》
《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发布联邦大选承诺 聚焦民生与经济 自由党政策主张一览》
《【澳洲联邦大选动态】 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承诺若胜选将废除新车燃油效率标准(NVES)》
《【异动股】Renascor Resources (ASX:RNU)计划自产纯化球形石墨 直供锂电池阳极制造商》
《股市暴跌机构寄语投资人坚持长期投资策略 市场调整打开另外一扇窗中国资产未来可期》
《Xanadu Mines (ASX: XAM)撤回EGM上向紫金矿业转让蒙古项目一半权益的拟议提案 券商MST研报所称潜在第三方收购或将登场?》
《明星投资者集结站位 Janus Electric借壳上市搅动风云!澳洲重卡运输电动化迎来“破局者”(上)》
【小编贴士:】手机端阅读时,点击文章页面左上Logo即可返回首页阅读。祝读者朋友天天健康、开心!工作投资顺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标注为原创的文章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澳大利亚境内任何媒体、企业网站或App的任何形式转载前,必须获得本网授权并经相关安排,转载事宜请邮件联系本网。未经本网授权或书面同意的转载——无论直接转载或通过第三方转载,均视为侵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