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西医考试 考生解剖学全“挂科”?

西医的一大突破之处,就是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掌握,可以说解剖学是西医教育的基础。但在130年前的中国,这几名医学生没有机会上真实的人体解...
来源: 新民周刊 作者:舍文 2019-07-27 09:29:04 A+

西医的一大突破之处,就是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掌握,可以说解剖学是西医教育的基础。但在130年前的中国,这几名医学生没有机会上真实的人体解剖课,尽管香港和上海的考试都包含了解剖学的内容,三名考生最终还是没有获得解剖学成绩。
 
文 | 舍 文
 
这是一张摆拍味浓浓的新闻照片,但没有人介意,读者好奇的是这场从未见过的医生考试——中国传统医学,一直是师带徒的教育方式,各家技能秘而不宣,从未有过大规模的医学生培养,也不会这样在媒体上宣扬学生们学习的内容。
 
照片是上海《申报》记者拍摄的,记录了1888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次西医考试中实操考试的现场,照片登报后,引发了长久的热议。
 
照片里,身着制服、留着长辫的4个中国年轻人,两人抬着担架,另两人分列担架两旁,担架上是“伤病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4人的右手手臂上,佩戴红十字标志。经过历史学者研究,这是红十字标志第一次在中国公众面前亮相。
 
\
 
照片中的年轻人是谁?中国人的第一次西医医学考试考了什么?为什么在上海考?考试被媒体报道后产生了怎样的反响?130年前的故事耐人寻味。
 
\
 
在6月24日下午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三届院史论坛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就为公众还原了这一段有趣的历史。
 
3名考生9名考官
 
考试的发起者,是英国医生梅威令(WilliamWykeham Myers)。
 
梅威令医生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医生资格后,1869年到中国,曾在温州、台湾、上海、天津和北京工作,最后在福州去世。1880年前后初到台湾,梅威令就萌生了对中国人开展医学教育的想法,他想培养出真正的中国人西医,而不是培养洋医生的助手。
 
“他相信对华人适当灌输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再让他们经历临床的实习,这样的方式对传播外国医学科学是相当有利的。”高晞教授在研究中找到这段历史的记载。
 
\
▲中间为梅威令
 
1879年,慕德医院设医学校,梅威令招收两名当地学生,这是他的第一次西医培养实验。没有死尸用于解剖教学,梅威令购置了用于解剖学课程所需要的人体解剖模型,并计划如果他自己在当地医院验尸,他会带学生去现场观摩。但后来,这两名学生由于英语没学好,语言不过关,教学计划未能完成。
 
梅威令没死心。1883年,他从香港找到两位华人学生,他按照苏格兰大学医学校的教学制度设计了学习与考试计划。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学生完成基础学习后先到香港或者上海参加笔试和口试,通过考试后回台湾进入临床医学学习,第二年学完妇产科、临床医学、外科学、药物学和药理学后,再去异地参加考试。
 
这一次一切顺利,1886年5月,第一次考试在香港举行,香港成立了一个7人考试委员会,对2名中国学生进行笔试和口试。
 
\
 
两年后,1888年7月,梅威令按照计划带学生进行第二次考试,这一次他从台湾带来3人,新增的一位名叫吴杰模,他的父亲在媒体上看到洋医生在招中国学生的事,就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梅威令面前求学。
 
这样,李荃芬、陈呈桀、吴杰模三名学生,成为中国第一次西医考试的考生,前两人学医4年,最后一位学医2年。
 
《字林西报》记载,这次考试规则要完全按照欧洲模式,只有上海才可能找到理想的、专业的考试委员会成员。最终,考试委员会主任由工部局卫生官兼仁济医院医生柏医生担当,委员则由来自英国、德国、美国、法国4个国家的医学专家组成,一共9人。 
 
\
 
除了口试和笔试,内科临床考试在公济医院举行,外科与手术考试在仁济医院举行,红十字会救护与急救考试在工部局的空地上举行,时间长达9天。开篇所说的新闻照片,就是三名考生急救考试的现场,照片中多出的一人属于“群众演员”,是来帮着凑满抬担架所要求的人数的。
 
\
 
高晞教授认为,中国第一次西医考试中,仁济医院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仁济医院是上海第一家西医医院,成立于1844年,已经有175年历史。考试这一年,仁济医院已经在上海开业40多年。考试委员会主任就由仁济医院的医生担当,而且把外科手术放在仁济医院考,说明梅威令对仁济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务员工的素质非常认可。
 
解剖学上“挂科”的中国人
 
西医的一大突破之处,就是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掌握,可以说解剖学是西医教育的基础。但在130年前的中国,这几名医学生没有机会上真实的人体解剖课,尽管香港和上海的考试都包含了解剖学的内容,三名考生最终还是没有获得解剖学成绩。
 
梅威令后来回顾考试时说,中国医学教育中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语言问题,一个是解剖学需要的教科书和尸体问题。他认为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的医学才能发展。
 
被解剖学拖后腿的,不止是这三名考生。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苏精教授撰写的新书《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在今年的仁济医院院史论坛上首发,书中有一篇文章专门研究了上海第一位中国人西医黄春甫。
 
\
 
从1830年代开始,基督教传教医生陆续来华,他们通常会雇用数名中国青年当做学徒培养。黄春甫就是这样一位西医学徒,他在仁济医院工作长达43年之久,受到当时上海华人官民的普遍尊敬,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
▲黄春甫
 
虽然黄春甫曾经在仁济医院担当重要的职责,也救治了非常多的病人,但是他还是没有摆脱学徒的局限。
 
担任过仁济医馆医生和负责人的英国人韩雅各明确指出,黄春甫的严重缺陷在于,他没有基础的人体解剖经验,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害怕操刀。当时西方解剖学教材已经翻译到中国。
 
1851年-1858年之间,仁济医院医生合信医生翻译编写并出版了一套医书——《西医略论》《全体新论》《妇婴新说》《内科新说》《博物新编》,“合信五书”是我国第一套西医学专著,其中《西医略论》影响最为广泛。
 
\
 
看书可以,真的要解剖尸体,在中国一个是没有尸体供医学生解剖,另一方面中国人对此也比较恐惧。合信在1858年的仁济医院年报中指出,中国的法律与公众意见是彻底禁止解剖的。
 
当然,黄春甫自己也意识到了没能接受完整西医教育的缺陷,他在1887年提出了培养中国西医的设想,但经过十年的努力,黄春甫的想法没有得到实现。
 
三名考生去哪儿了?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认为,发生130多年前的这次考试,是“西医将行于中国”的萌芽,考试正值中国从中医服务向接受西医的过渡阶段,接下来,中国土地上一场长达百年的西医发展大潮,拉开帷幕。
 
上海举行的西医考试,受到了媒体的竞相报道。《字林西报》在报道第一次考试时引用《荷马史诗》中的名言:一位技艺精湛的医生,凭借他治疗伤口的能力,远超士兵给我们大众造就的福祉。高晞教授认为,这是中国媒体首次将医学之于社会的价值进行明确的表述。
 
这场考试既是仁济医院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更是医务工作者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红十字精神在中国的萌芽。
 
一番热闹之后,三名考生就业情况如何?根据高晞教授的研究,1887年第一次考试后梅威令曾到天津见李鸿章,试图说服李鸿章接受自己培养的三名学生,并支持他提出的医学教育方针。
 
\
▲网络图
 
但后来梅威令发现,李鸿章改变了他的教学初衷,让医学校的教育目的变成为军队输送人才,而不是培养医学人才。梅威令医学教育梦想破灭,后来不再从事医学教育工作。
 
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时发现“西洋各国行军以医官为最重”,因此他主张在天津开设一家医学馆,以培养西医人才。1881年,李鸿章招收8名归国留学生作为首批学员,医学馆在总督医院内成立并开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医学人才,1893年,李鸿章拟《医院创立学堂奏折》,奏请光绪皇帝恩准建立西医学堂。1894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学校北洋医学堂开始教学。
 
\
▲网络图
 
一直要等到20世纪初,比较系统的西医医学教育,才逐渐在中国完善起来。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高晞教授、苏精教授相关研究
 
 文章来源:新民周刊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