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强势美元咄咄逼人之际,对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破7”的担忧不绝于耳,但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的持续走低人民币则反弹态势强劲,取而代之的是外储“破3”的消息降临。
一直看不清中国是在“保汇率”还是“保外汇”?答案似乎明了。
任泽平曾在报告中直言不讳地说,央行正面临目标选择。如果目标是保汇率,则面临外储消耗,一旦外储下降到临界点而汇率仍然存在强烈贬值预期,则面临挤兑风险;如果是保外储,则需要加快贬值和加强资本管制。
上月底,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外汇储备就是为了用的,客观上央行以此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防止市场的“超调”。
加之春节之后央行的举措,2月3日同时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及SLF利率,若还未识破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那真的要擦擦眼、洗洗脑了。方正宏观任泽平表示,如果中国进入加息周期,未来外汇储备的压力会降低,稳汇率的政策也可以得到保全。
是否在应对特朗普?
市场人士认为外储下降与汇率因素有关,因为去年下半年中国外储持续下滑,人民币贬值成重要触发因素。
然而年初至今,伴随“特朗普交易”动能的衰减,美元指数已经震荡走弱。1月以来美元指数的单月跌幅高达2.69%,刷新了自1987年以来的最差1月单月表现。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达2.06%,人民币贬值压力放缓。
实际上,新年伊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是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春节假期出境游等实际用汇需求成为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季节性因素。
中国只是在稳稳做自己,至于特朗普一心想将“汇率操纵国”的帽子强加于我们,那只是特朗普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管不住美元的他看谁都眼红。
中国外储的下降,反倒在积极的“回应”特朗普:我们并非利用货币贬值进行恶性贸易竞争之辈,汇率操纵国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资本外流已扛过最坏时期
实际上,1月在岸外汇日均交易量较上月显着下降36.3%至214亿美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美元指数下跌导致外储投资中欧元、日元等计价资产估值增加;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止跌反弹,人民币贬值预期暂时逆转;再加上加强外汇合规性审查,结售汇逆差情况或有所好转,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外储规模降幅收窄。
“降幅收窄出现在1月份,反而是好消息。”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1月份较特殊,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外汇储备只下降100多亿美元,说明资本流出压力减少,或者汇率贬值压力减轻。”
在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看来,考虑到美元升值已经进入后程,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外流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结束。
2.6亿就够了!
不过,对交易员而言,外储规模跌破3万亿美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外储数据公布后,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迅速走贬,尾盘出现了大量美元买盘。
“3万亿美元是个心理关口,即便你预料到,但真的发生还会下意识的做出买美元的举动;破3万亿美元还是有点怕,很多人之前预计应该会多增的,但现在反而更少。”路透报道一中资行交易员表示。
况且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虽已略低于3万亿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无论从绝对规模看还是用其他各种充足性指标进行衡量,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都是充裕的。
比如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月5日发表纽约长岛大学教授的文章称,从信用评级的角度来看,印度没有资格与中国平起平坐。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在较近的历史上,中国有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巨大的外汇储备。而印度却有经常项目逆差和不太大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中国是量入为出地过活,印度则是入不敷出。
尽管印度有着强劲的经济增长率和有力的财政纪律,但仍无法同坐拥全球最高外储的中国分庭抗礼。并且根据中金公司宏观团队的测算,只要在2.6万亿美元以上,外储规模尚不构成中国国际收支安全的威胁。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中国的外储保卫战中,我们首先要战胜自己的心魔。
外管局对此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下,储备规模上下波动是正常的,无须特别看重所谓的“整数关口”;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等有利因素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成为稳定强势货币,也将促进外储规模保持合理充裕。(原标题:外储“破3”!不要最全解读 只要戳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