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的追求

在黄河边,著名的花园口,多了一道文化景观,那是孙军的郑州窑。他在追寻“雨过天晴”。这是一件大事,有人说,要慎重。
来源: 驯风记 作者:郭昕 2018-12-01 21:06:14 A+

倾情加推“致敬艺术人物”系列小传
\
孙军的追求
 
在黄河边,著名的花园口,多了一道文化景观,那是孙军的郑州窑。他在追寻“雨过天晴”。
 
这是一件大事,有人说,要慎重。
 
慎重当然要慎重,但不能不动。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可以动的东西,就是因为慎重,才一直躺在故纸堆里睡大觉,不产生经济效益,无益于国计民生。孙军行动起来了,绝不是盲动,也不是无缘无故地动,因为郑州窑花的每一分钱,都姓孙。他赌上了全部家当,能不慎重?
 
只是孙军凭什么?只凭一腔热情?绝对不是。
 
孙军是个文化人,是个超越河南的文化人,在大河上下,长城内外都有影响。
 
他学过艺术,做过新闻,见多识广眼界开阔,遇事三思而后行,头脑瓜子不是一般的灵光。所以,脑子一热就上杆子的事儿,他才不干。他是一个凡事看准了才下手的人。
 
前些年,是哪一年,有些模糊了,不冷也不热的一天,孙军举着一匹“汗血宝马”出现在我面前,说要一心一意烧瓷了。那时 ,我明白,他要结束“一分为二”的分裂状态,开始“二体合一”的专业生活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在此之前,不管是做文字还是从事影像工作,新闻一直是孙军的饭碗,而瓷器只是爱好,是副业。不过,他两者都做得很成功,也都很出名。他是干一行爱着另一行,是“一心二用”的成功典范。
 
\

追踪一下孙军,他并不是做新闻时才对民间艺术有所认知,有基因传承的成分。孙军是南阳人,这地方地灵人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东晋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所提到的刘子骥,就是南阳高尚士也。东晋以后的高尚士,能文能武的多得很,得掐着手指头数。
 
孙军母亲曾是豫剧团的优秀演员,虽然算不上大人物,但也是地方名角,是让许多人掐手指头的人尖子。她常年在各地巡演,自然要带上年幼的孙军。于是就出现一种戏台现象,台下,黑压压的人抬着头看戏,台上,孙军趴在戏台一角看人头。或许,就在那时候,他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民艺的种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做新闻时,利用工作便利条件,曾到平顶山宝丰县清凉寺寻找汝窑窑口,这一行,让他开了慧眼。那时,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河南的钧瓷厂、汝瓷厂等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一个个巨大的厂房空空荡荡,有的还有一两个留守人员,有的连个人毛都没有。孙军十分痛心,他下决心为河南艺术陶瓷摆脱困境做点什么。他走上了有关瓷器的自我琢磨之路。后来,在接触大量能工巧匠后,他优选二三而师之,而友之,慢慢地,就得了个中三昧。
 
孙军开始化身。一边做瓷,一边做新闻。他变成了一个地下工作者,神秘而隐秘。毕竟,人的精力有限,难为他把两种工作都做得很好。
 
如果就那样下去,孙军会一边当大师,一边当新闻头目,日子过得滋滋润润,最起码,人生的面子很光鲜。谁想他竟有更大的野心呢?谁想他竟敢不要那光鲜的人生面子呢?孙军见我,我鼓励他大胆往前走。因为,这个社会,多的是四平八稳的人,缺少敢想敢干敢向前闯的奇人异士。
 
于是,孙军终止新闻生活,向烧瓷深海出发。
 
也许一味地烧瓷,孙军就一直能当他的大师。名头也会越来越多,名声也会越来越大。因为烧瓷活,不复杂,都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法则,掌握一些就够用了。但孙军喜欢在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点个人想法,而且想法多,且善变,于是,他的作品就打上了个人特色,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孙氏特色,这样一来,他的东西,就产生了附加价值,就有意思了。说到这里必须打住了,再往下说就是俗气的广告了。人家又没给广告费。
 
\

瓷器这东西,以前是人用的器具。后来被皇权一干涉,就被神秘化了,就远离了老百姓的生活。让人生气了上千年。所谓“柴窑”,学术名分归后周皇帝柴荣,但柴荣只当了六年皇帝就崩了。因为时间短,谁也不知道“柴窑”烧出了多少“柴器”,世间存量很少,见者也没几人。许多事,没有信史,只能存疑。不过,这样一存疑,也就存出了价值,文化货币,存入时间银行,有争议就有升值空间。
 
饮食用具,唐宋元明清,谁当家谁制,前朝器物,自然成为历史尘埃,“雨过天晴”“柴瓷”命短无运,也不例外。
 
清朝没后,也就没有了皇帝与皇权,瓷器被打回原形,流放民间。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因为能看上了,也能用上了,能看上能用上的生活就有了品质感。发展有道,排列有序,进入民间的瓷器虽然种姓多,品类繁,但按功能分为“民用”与”观赏”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以前的东西,就成为文化,被人研究着,供养着学术人的生活。
 
既然成了文化,有条件的人都可以研究,都可以去做,也不只属于孙军。因此,孙军去做了,也无须大惊小怪。对中国陶瓷来讲,逢到如今的盛世,中国古文献记载的历史名窑几乎全部恢复了。“郑州窑”好像一直在等着这个烧瓷的痴心汉,孙军做这个事也许是历史的选择吧。
 
如今,“郑州窑”已经有模有样地立起来了,是骡子是马已经拉出来遛了。至于能寻到什么,能做出什么,大家都在看着呢,孙大师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因为出水才见两腿泥。
 
\

END-
文字|郭昕
图片|孙军先生提供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