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高质量发展实现钢铁强国梦
文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李新创
穿越时光回到40年前的中国钢铁工业:1978年生产粗钢3178万吨,生产钢材2208万吨(扣除重复材),钢材净进口831万吨,钢材自给率72.7%,人均产钢效率13.85吨/(人·年),连铸比3.5%,吨钢综合能耗2.52tce,高炉利用系数1.43t/(m³·d),这是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有效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不仅常规产品极具竞争力,而且中高端钢铁产品也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钢铁工业已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产业,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全球影响力,钢铁强国之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就总量规模而言,中国已连续22年保持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地位, 2018年产钢量将超过9亿吨,约是40年前的29倍。就发展质量而言,国内钢材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品种质量、装备水平、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等取得全面巨大进步,人均产钢效率提高了43倍,钢铁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行业不断适应新常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调整升级取得了本质性的长足发展,为世界钢铁工业化解过剩脱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大国责任和国际领导力,也为今后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有几点基本规律值得深入思考:一是加强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如连铸、转炉、热连轧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进程,再如首钢承包制、邯钢经验等机制创新在不同时期提高了钢铁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中国钢铁已由追赶、跟跑进入到并跑乃至领跑阶段,创新是别无选择的必由之路;二是深化开放合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不断扩大开放的道路,从改革开放的代表宝钢,树立了现代化钢铁企业的样板,到一批技术的引进、消化、再创新,以及一批合资企业的兴建,再到“一带一路”倡议下,钢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事实证明只有开放合作才能更好发展,产业保护、技术封锁等开倒车的理念、行为没有出路;三是坚持自主道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必须自信地立足于中国特色实际,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技术、国外模式,如不充分吃透中国市场、环境、资源、能源和政策条件,所谓先进的技术、经验也必将水土不服,比如钢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就是我国自主探索出的一条成功新路;四是实施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介于宏观经济、微观企业层面之间,是一种中观的调控手段,非常适用于钢铁产业这类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基础产业。产业政策在引导、规范钢铁产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尽管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实践证明,是总体有效的,能够较好地弥补市场经济失灵和无序竞争导致的低效率,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未来钢铁工业仍有必要全国一盘棋实施政策引导,不能一放了之、各自为政。五是育才选才用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能动性的因素,优秀的产品、优秀的技术、优秀的企业,归根到底是由优秀的人才所驾驭的,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进程中培育的一大批企业家领袖、科技领军人才和技师工匠队伍。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历史性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工业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问题,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变化,关键要解决“好不好”的质量问题。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钢材需求总量进入平台期,呈稳定波动发展态势。国际钢材市场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竞争将更加激烈,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国际贸易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世界钢铁的产业形态、生产经营、发展方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钢铁材料与其他材料之间呈现既互相竞争又协同融合的大趋势。铁矿、焦煤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增强,特别是废钢资源的快速增长,资源价格形成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先进钢铁强国依托再工业化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战略布局,在中高端钢材市场把占制高点,一些新兴经济体凭借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的优势,对普通钢材市场形成分流,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加。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伴随着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我国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明显下降,钢材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弧顶阶段,中长期总体趋于下降。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中国钢铁产业拥有世界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世界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世界最多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世界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世界最快最及时的服务体系,仍将长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在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过程中,提高钢材供给质量、改善钢材供给结构将是推进中国钢铁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新引擎。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总体判断,钢铁工业未来发展将呈现质量提升、技术升级、绿色发展、布局优化、产业延伸、流程演变、兼并重组等特点。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则是深入推进“九化”协同,重塑产业价值链:一是绿色化,从全方位、制造全流程、产品全周期等角度,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建立有效益、可持续的现代化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和产品体系;二是有序化,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推进钢铁企业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集团;三是品质化,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构建集质量、服务、创新和文化于一体的品牌体系;四是标准化,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四个层面协同发力,引领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需要的企业标准体系;五是差异化,加强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研究,找准企业定位,明确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同时做好产品差异化、产线差异化;六是服务化,钢铁企业应由单纯的制造增值向制造、服务协同增值转变,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变革;七是智能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钢铁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八是多元化,强化钢铁与多元的战略协同、业务协同、渠道协同和管理协同,形成沿钢铁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或属地结合的多元化经营体系;九是国际化,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和网络体系,开展产能、工程、产业链上下游、研发、贸易等全方位合作。
回首以往,40年风雨兼程,我们建成并牢牢巩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地位,展望未来,改革开放的洪流奔涌不息,中国钢铁工业必将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高质量发展开创钢铁强国新时代!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冶金规划院)于1972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国内专门从事冶金工业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的国家级咨询机构,全国首批甲级工程咨询单位,国标委“冶金标准化咨询服务事务所培育试点”。
四十多年来,冶金规划院完成了数千个政府专题研究、行业和企业规划、技术咨询等项目,其中,完成了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原冶金工业部、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信部、国家环保部等部委大批重大专题研究,全程参与了国家钢铁产业“五五”至“十二五”发展规划、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技术装备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编制工作,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和标准的研究,为国家出台和解读钢铁行业发展政策提供翔实依据;为各级政府编制完成了钢铁产业联合重组规划、钢铁产业及上下游产业聚集区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凭借高水平的优质服务在山东省、河北省等产钢大省钢铁产业调整调整规划中贡献突出,获得各级政府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完成了数百家钢铁企业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多个五年发展规划;编制企业钢铁结构调整规划、联合重组和产业布局规划、搬迁规划、技术改造升级规划、循环经济规划、总图物流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清洁生产建设“两型”企业规划;企业国内铁矿资源开发规划、“走出去”资源开发和钢铁发展规划;钢材市场和钢铁物流园区规划等规划咨询项目,为各类钢铁企业全产业链规划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工程咨询和管理咨询高端服务;完成了数十个国家的资源开发和钢铁发展规划咨询报告,可提供全方位、成体系的标准化咨询服务,深受政府和企业好评。
权威规划咨询机构
权威资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于1972年,是国家级行业规划研究和工程咨询事业单位,国家首批甲级工程咨询单位。
出色业绩:完成5000多个项目;服务200多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400余家国内冶金企业,50多个国际企业。
人才雄厚:90%员工具有硕士、博士学位,70%具备高级技术职称,50%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冶金规划院助力企业
抢占十三五发展先机
冶金规划院在“十二五”末期为帮助企业抢占发展先机,协助武汉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本钢集团、包钢集团、陕钢集团、华菱衡钢、天津荣程、贵绳集团、淮钢集团等众多钢铁企业编制“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助企业
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伴随钢铁行业进入发展新常态,冶金规划院特别开展了绿色发展规划、企业环保诊断、“一带一路”和钢铁企业“走出去”规划研究、产品深加工规划研究、多元产业发展规划、企业降本增效规划研究、物流优化、管理提升、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人力资源优化等新的业务领域,协助众多钢铁企业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标准化建设助企业
高质量发展
冶金规划院下设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标准化研究中心,承担了TC20/冶金能源基础与管理、TC207/冶金环境管理、TC275/冶金环保产业、TC442/钢铁节水、TC415/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以及TC269/钢铁物流6个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单位和秘书处工作;承担了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铁合金协会、河南钢铁工业协会、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等7个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是国家级团体标准试点;承担了国标委“冶金标准化咨询服务事务所培育试点”工作,可提供全方位、成体系的标准化咨询服务。
冶金规划院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