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铁矿石论坛丨李新创:碳税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

2022年5月17日,由新加坡交易所主办的2022新加坡铁矿石论坛在新加坡和线上同期召开。
来源: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编辑:E001 2022-05-18 18:20:36 A+

李新创:

碳税对中国钢铁工业

的影响

2022年5月17日,由新加坡交易所主办的2022新加坡铁矿石论坛在新加坡和线上同期召开。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受邀参会,并作主题报告《碳税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Impact of Carbon Tax 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eel Industry)。

中国碳市场发展进程

中国提出的“3060”目标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生产、消费、技术、经济、能源体系的历史性革命。聚力“双碳”战略的推进落实,中国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其中“1”及“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明确提出五年目标及主要行动。

近年来,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政策制度体系,细化明确碳交易规则与流程,不断激发和增强碳市场活力。2021年,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中国碳市场的行业。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

当前,中国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从多方面开展建设工作:一是扩大市场覆盖面,从单一行业扩大到其他重点排放行业;二是尽快推动纳入投资机构进入碳市场;三是加快推动企业提升碳管理能力,建立碳管理体系;四是加快国内碳市场产品的多元化创新;五是推动一级市场、分配市场更加市场化运行;六是积极探索碳交易市场和其他市场的一些联动。因此,应将开展碳资产管理作为下一步主要工作。

中国钢铁现状及趋势

从发展地位来看:中国钢铁是工业的重要粮食、建设的重要保障、经济的重要支撑。其主要具有五大发展特征:第一,强大的中国钢铁支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第二,中国钢铁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中国钢铁可以让世界更美好;第四,中国钢铁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第五,中国钢铁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

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处于加速重组、强化环保、低碳发展三期叠加的历史阶段,正在往高质量低碳阶段演进,将以数字驱动、技术革命、绿色协同为三大趋势,以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碳市促进、国际合作、标准引领为五大支撑,以低碳为统领重塑发展新格局。

从钢铁市场来看:目前中国人均历史累计产钢量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钢铁产品始终坚持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需求为主,少量出口钢材产品可以通过参与全球竞争,促进国内钢材产品质量提升。“十三五”以来,中国钢材消费保持高位,钢铁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益显著提高。当前,中国钢铁工业正在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支撑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提供重要的基础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从发展趋势来看:《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为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定向指路,从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资源保障、供给质量五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并具体部署了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为首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以良好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为基础,牢牢把握资源保障和产品质量两大产业链关键环节,以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兼并重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以及标准认证,全面提升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

碳税对中国钢铁工业影响研判

欧盟“碳关税”政策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贸易方面。中国以长流程炼钢为主的钢铁企业,将面临对欧盟钢铁出口成本上升、价格优势缩小、产品竞争力下降等挑战。短期来看,欧盟“碳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中国对欧盟钢铁出口量下降;长期来看,能够促进中国钢铁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重塑产品出口低碳竞争力。

二是竞争力方面。中国钢铁工业以满足内需为主,而且基础雄厚、市场广阔,欧盟“碳关税”政策对中国钢铁整体影响有限。但是,其对中国出口欧洲的钢材产品竞争力会造成一定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贸易壁垒、削弱中国钢材产品竞争优势、影响下游市场需求。

三是低碳发展方面。欧盟“碳关税”政策将推动中国钢铁行业夯实基础能力建设,开展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加快纳入全国碳市场步伐;有助于全行业摸清碳排放家底,提升碳排放统计和管理能力;并将助推中国钢铁通过市场化机制进行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低碳革命,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四是产业结构方面。欧盟“碳关税”政策将促进中国钢铁产业技术绿色低碳升级,尤其是在高碳排放的炼铁环节,行业和企业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炼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氢冶金技术将成为未来行业深度降碳的重要路径。此外,还将有效推动中国钢铁炼钢工艺流程结构调整,促进电炉炼钢比例进一步提升。

五是标准及认证方面。欧盟“碳关税”政策将使中国钢铁企业对钢铁产品碳足迹核算以及低碳产品评价方面的标准需求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尚未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一些相关标准正在制定中。此外,中国钢铁的下游行业也愈加关注钢材产品碳排放量,对开展钢铁产品碳排放认证工作的需求不断扩大。

六是下游产业链方面。受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等影响,中欧间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高度不对称。欧盟“碳关税”政策将使中国钢铁下游产业链成本增加、外贸竞争力削弱。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具有全产业链人才团队、科学前瞻的发展理念、正确高效的执行力、丰富的咨询经验和高端广阔的平台。展望未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将秉承做好政府机构参谋部、行业发展引领者、企业规划智囊团的服务宗旨,立足“一体两翼大平台”发展战略,一如既往全力助推钢铁行业赢得更好发展!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顶层设计,搭建促进行业低碳发展完整产业链,主要成果及业务方向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C+4E 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

不断夯实钢铁低碳发展方法学,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率先构建了以“提高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环境协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构建钢铁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为核心思想的钢铁C+4E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为钢铁行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提供坚实理论依据和科学操作指南。

(二)强化规划降碳引领

在“双碳”目标下,充分发挥规划降碳引领作用,以C+4E 低碳发展方法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完善技术工具手段,为上百家钢铁企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规划,构建“5+1”降碳路径模式,通过推动绿色布局、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体制机制完善等,有效支撑钢铁行业推进碳达峰及降碳工作。

(三)构建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紧密围绕钢铁碳达峰及降碳目标与路径,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构建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涵盖1个评价指标、4个关键方向、8个重点目标及若干具体指标,实现多维度、系统化科学评价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同时,通过构建一套适用于钢铁行业可监测计量、可决策分析、可管控的科学评估体系,有效提升以低碳为统领的监管效能。

(四)建设全过程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平台

将数字化、低碳化相结合,研究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超低排放与低碳协同管控数字化平台,实现碳素流可视可管可控以及钢铁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对标,支撑企业开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迹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为核心优化生产工艺及管理,实现生产工序碳排放过程目标管控、碳排放预警管控及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五)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构建钢铁行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开发碳交易市场投资组合策略模型,与相关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与交流,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有效提升绿色金融对于钢铁行业节能降碳领域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协助多家钢铁企业盘查碳资源,开发碳资产,形成碳资本。

(六)搭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承担工业低碳发展联盟秘书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秘书处工作,协助组织开展工业领域20大低碳技术评选工作,有效支撑中国宝武碳中和路径研究。同时,与多家国际、国内技术服务商开展合作,以实际行动有效激发各相关利益方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七)低碳领域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对钢铁低碳转型的长期研究积淀及深刻理解,组织专家队伍为数家企业开展低碳转型相关培训工作,从“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和理论认识、我国钢铁行业及碳排放现状分析、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实现路径、碳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分享,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理念意识及认识水平。

(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跟踪研究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为钢铁行业应对国际挑战做好分析应对,持续促进钢铁行业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结合国内外碳定价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研究、欧盟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等,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分享 评论 (0)
推荐阅读

分享到